告別星級強人 自啟港式大道
告別星級強人  自啟港式大道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去世,再次令不少香港人的置業夢激起不小的漣漪,香港的住屋難和居住環境擠迫已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有人認為香港應該學「新加坡模式」,大建組屋惠民。

眾所周知,新加坡超過八成人口住在官方房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HDB)提供的「組屋」,在公共房屋的居民當中,現時約有95%是自住業主,5%為公屋租戶。這個「成就」吸引不少被「房事」困擾的香港人。要學習就必先要了解「組屋」出現的背景,以及當地社會作出的「犧牲」與「貢獻」。

新加坡自1960年代起,便把自置居所列為國家目標,致力鼓勵市民自置居所,令市民增添自豪感及對國家產生歸屬感。新加坡人可在不同的財政資助計劃幫助下購置房屋,新加坡政府更會向低收入住戶發放特別政府津貼,協助這些住戶達致自置居所的目標。

新加坡面積較香港小,大家都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然而,與香港不同的是,新加坡社會有更強烈的配合意願來發展公共房屋的土地儲備。據了解,在196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初期,新加坡展開大規模填海和強制收地工程,令新加坡政府所擁有的土地總面積由1960年的大約40%增至超過80%。新加坡政府是最大的土地擁有人,可調控土地供應,有數據顯示,她把填海所得土地的總面積當中撥了37.3平方公里(即28%)用來發展公共房屋,馬林百列和榜鵝就是由此而生的新市鎮和住宅區。

新加坡的「組屋」,香港可行嗎?

安居樂業是社會大眾的希望,事實上,為增加公共房屋供應,政府已宣布在2012-2013年度至2016-2017年度期間提供79000個公屋單位,以及在2016-2017年度起計的4年內,提供約17000個資助出售單位。然而,香港是否可以學習新加坡,由政府主導,不理反對派意見,大建公營房屋,令9成港人成為業主?

大家不妨回顧一下,自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已提出要不遺餘力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以協助基層上樓、中產置業;可是,當政府計劃開拓新界東北時,不少激進團體大力阻撓,拉布的拉布,衝擊的衝擊,一切問題政治化,令填海和收地計劃寸步難行,建屋計劃自然遙遙無期;其次,是目前坐擁超過1個住宅單位的業主,他們願意看到私人住宅的價格隨廉價公屋、居屋的出現而下跌嗎?還記得十多年前的負資產風暴嗎?小市民面對樓價急降,是喜是憂?

人們常說「隔籬飯香」,在批評香港樓價高、羨慕新加坡有組屋之際,不要忘記,其徵税亦較香港為高;就以新加坡的濱海灣公園(Gardens by the Bay)為例,構思始自2006年開始,僅用了6年就建成。新加坡務求透過濱海灣公園令新加坡由花園城市進化為「花園中的城市」,據悉其公共開支在2000至2010年上升57%,至於香港,西九則爭議多年,拖了十多年才開始要把西九建為「城市中的公園」……再看另一方面,香港,不僅奉行低税制,在教育及醫療的開支亦相對較低,政府為基層市民提供不少福利。假如香港要「新加坡化」,則無可避免要增加税收,收窄各項社會福利。事實上,每個社會的制度都「有辣有唔辣」,新加坡有新加坡的特色,香港自有香港的優點,建屋與否,既考驗政府,也同時考驗香港人,要突破炒樓的魔咒,令香港經濟發展的空間多元化,香港人的靈活與彈性,我們要拿捏準確。

原圖: 互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