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本文作者為香港菁英會會員陳啟業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日前因病離世,享年九十一歲。李光耀自一九五九年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總理,一九六五年成為新加坡獨立後的首任總理,至二○一一年卸任內閣資政。被譽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叱咤政壇逾半世紀,將新加坡由資源匱乏的落後國家發展成先進發達的國際都會。世事往往是諷刺的,香港曾幾何時乃新加坡的學習對象,如今新加坡已在多個領域超越香港,縱然兩地時代背景不盡相同,但「李光耀模式」可有港人借鏡之處嗎?

在華人社會,置業安居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李光耀深明此理,故充分提供國民可負擔的房屋,讓國民毋須窮一生精力以圓置業夢,乃新加坡維持長期穩定的基石。新加坡現時約有九成居民居於自置物業,超過八成人口居於「組屋」。組屋的價格除了讓國民可負擔,居住條件亦十分理想,這個政策彷彿是政府對國民的保證:請把心力放在住屋以外的問題吧!

有別於香港的高地價政策,新加坡政府不依賴賣地及相關收入,產業結構相對多元。新加坡既有高增值的現代服務業,亦保留一定份額的工業發展,除了四分之三的GDP來自服務業,其餘主要來自工業。配合精心設計的人口政策,新加坡經濟外向、多元,不同領域的人才匯聚當地,讓新加坡成為優越的國際都會。

李光耀的管治哲學不可能於數百字間概括定論,上文只希望引證一點:管治是不同領域環環緊扣的學問,施政得宜與否取決於不同因素。應用於香港,我們積累已久的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解決的,社會發展必然要經過一定程序,港人凡事應作通盤考慮、知所取捨,不能養成「怕癢又怕痛」的驕橫心態。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 2015年3月29日

原圖:takungpao, orangenews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