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角度發展新土地
以新角度發展新土地

本文為註冊教師鍾文輝


保育與發展,在香港的社會從來都是一個對立與禁忌的議題。從《保護海港條例》限制維港一帶填海、到《郊野公園條例》對相關用地的規定,均反映了社會對於保育的重視程度。所以在土地供應緊張的當下,每當有人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用地、綠化地鄉村帶,也受到了一些人士猛烈的抨擊。


從生活素質的角度,保育當然是有助於建設宜居城市,讓居民有一個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但保育背後其實仍有一定的隱藏代價,當前社會有嚴重的土地供應問題,公屋輪候時間已上升至5.8年;而中原城市指數亦從2016年的129.11,輾轉上升至最新的183.15,反映了私人物業市場的暢旺,均代表了公私營面對沉重的居住壓力。


在香港總土地面積中,已建設的土地約佔整體24.4%,而郊野公園用地卻佔總土地面積的40%。假若能釋放當中較少生態價值、又屬邊陲用地的部分,保守估計已可為本地社會帶來額外1200公頃的寶貴用地,基本上已可滿足政府估算短缺用地的數目,絕對值得社會仔細思量。奈何從過去的經驗看,有關的想法確實是可望不可即。


早前有幸參加了一個學習團,得以實地考察天水圍及元朗發展項目。兩個項目均屬於濕地保育區旁邊的濕地緩衝區,由於政府對於該地帶的發展有嚴謹的限制及要求,基本上而言就是凍結其發展。加上該地的地積比率亦只有0.2至0.4倍,一向對於發展商而言毫不吸引。


不過在實地走訪了解後,看到了只要在規劃設計階段稍花心思,例如利用階梯式設計、建築外立面及光源控制等,都可以降低對濕地自然生態的影響。從發展商的實踐經驗看,保育與發展不但毫不對立,甚至因為發展而促進了保育,促成雙贏局面。


隨著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北部都會區」的概念,相信對於新界北一帶的發展,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原有種種法規的限制,寄望在新概念的推動下有望放寬,從而釋放該區的發展動力,絕對有助於解決香港短缺的房屋供應。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亦要就保育與發展取得合適的平衡。一方面避免陷入過去完全限制發展的困局,同時又要避免走向完全發展而犧牲環境的另一極端。我知道發展局正就「濕地緩衝區」規劃指引作出檢討,希望當局可從一些發展商過去的成功發展經驗中,獲得更大的信心及決策的理據,考慮發展濕地緩衝區以致郊野邊陲用地,為本地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移除一些人為的障礙。


原圖:土木工程拓展署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