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齊心寸土必爭
決心齊心寸土必爭

置業難、租屋更難,是當前的頭號社會問題,也是最大的民怨源頭。如何增加房屋單位供應,再透過市場槓桿,令樓價和租金回到可負擔水平,便成為特首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的關鍵任務。「大興土木」、「寸土必爭」、「移山填海」,既展現政府對解決「地從何來、屋建在哪」問題的能力和決心,亦讓「無殼一族」對「上樓」前景安心放心;當然,世事難有兩全其美,全民共識,唯有社會團結齊心,顧全大局,才可確保大家都能覓得安樂窩。

梁振英強調,新一屆政府未來將着重解決經濟發展、貧困、老齡化、房屋和環保等五個方面的問題。他希望以高速經濟發展,帶動解決香港長期積聚的社會民生問題;又會以善用閒置土地,以及力求保育及發展之間取得平衡,開拓新的土地來源。

社會是由家庭所組成,而家庭首重安居,但對於「無殼一族」、「蝸居一族」來說,安居卻是一項艱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問題的因由,就是土地供應不足,這既涉及地少人多這天然局限,過往政府缺乏足夠承擔,未能果敢突破人為阻攔,也是難辭其咎。

填海造地、開發新市鎮和舊區重建,是香港新增土地供應的三大法寶。可惜,在保育聲中,維港率先成為填海禁區,繼而連維港以外的填海計劃,亦關卡重重,甚至要通過中華白海豚這一關;而開發新市鎮,更是場場硬仗,反對理由亦由保育擴展到香港主體,令情況愈加複雜。至於舊區重建計劃,集體回憶、屏風樓、釘子戶、交通負荷,形成一道道難關。究竟是「難關難過」,還是「難關難過關關過」,就得看政府的決心、勇氣和魄力。

須指出,香港土地面積雖少,但真正被開發利用的土地更少,在全港1108平方公里土地中,私人住宅佔地僅25平方公里、公屋居屋16平方公里、鄉郊居所35平方公里,相對於約715萬人口,住宅用地如此少,在市場機制下,樓價不高、租金不貴才奇怪。如何解決有人無地住、有地無人住的矛盾呢?

《施政報告》從安居的角度,提出10短中期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的措施,提供超過300公頃土地作房屋用途,預計可供興建約12.8萬個單位。同時,雖然面對爭議,仍決定如期落實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預計可提供5.38萬個單位,成為未來公私營房屋供應的重要來源;並且進一步研究開發洪水橋、新界北部和大嶼山,以期達致地盡其用。此外,透過落實維港以外填海、削平山坡、善用溶洞等方式,為香港增添活地。

經歷長時期的爭拗博奕,土地和房屋而不再是單純規劃發展的問題,當中滲雜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價值的元素和利益,治絲益棼。目前的困境,是土地房屋政策長期嚴重失誤的結果,不可能單憑一份《施政報告》,就一下子把局面扭轉過來。畢竟,任何重大的社會議題,都沒有兩全其美的選項,亦沒有百分百的共識,只有現實而艱難的抉擇,是進是退,端視政府迎難而上,根治問題的決心和承擔。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辦公室的牆上,掛著的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而在辦公室內另一面牆上,吸引人目光的是則掛著「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的字句。短短這行字,透釋著一種強烈的「居者有其屋」決心。香港呢?

政府已邁出第一步,還須社會共同團結齊心,為開土闢地尋找新方案,並為有關解決方案作出理性的抉擇。今天,房屋問題迫在眉睫,大家都沒有迴避退縮的空間。須指出,反對容易建設難,若是政府的規劃和開發方案處處碰壁,地從何來?樓價怎能下調?市民的置業夢如何落實?由房屋問題衍生的怨懟憤懣如何平息消弭?這都須大家撫心細思,為自己和下一代負責。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