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News不是開新聞
OpenNews不是開新聞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香港有開電視,台灣有開新聞(一個附屬便利店的內容平台)──不過本欄這次介紹的是剛慶祝十周年的新聞與科技人才網絡:OpenNews。


OpenNews是個致力以科技為新聞行業整體解困組織,成員及合作夥伴除了記者與編輯,還有編程師和設計師。然而,他們的目標並非單純地協助記者或newsroom的日常流程,而是透過科技讓傳媒工作可以超越性別及種族歧視,打造一個更互助融合的新聞環境。


根據過去十年的經驗,OpenNews發現一個令傳媒工作環境改善的有效做法,是「報道其他新聞機構的成功故事」──換句話說,就是由專業記者報道其他專業記者在艱難環境下的實際經驗。而科技則在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包括利用通訊軟件收集資料,並利用數據分析,找出解決不同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再透過科技(例如互動infographics)來闡述個案,並提供針對性培訓。


當中除了技術層面的答案,也有編輯層面的建議,例如:怎樣報道公民社會的故事才最有感染力?如何留住這些對此課題有興趣的讀者去建立網絡社群?不同記者與編輯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配合分析以各種手法報道的故事之實際點擊率,讓OpenNews族群可以慢慢找出解決各類問題的best practice。


又例如,各類型新聞機構目前以哪些手法讓編輯部的組成更多樣化?如何提升女性及不同種族人士參與的比例?傳媒機構該引入哪些編採政策讓受眾感到持平公正?保護員工免受性騷擾或其他傷害方面有哪些新指引?透過網絡搜羅各地案例並由實際參與改革的前線和管理人員分享,從而促成整個行業持續學習及成長──用解困新聞學的說法:OpenNews正是以「比較答案」的方式,嘗試為新聞行業本身解困。


分析OpenNews的做事手法,可以看出這班有心人的兩大信念:其一,是明白變化太快、問題太多,是故與其來一次驚天動地大改革,不如相信「改革無小事」,只要每件事也向前一小步,集體便可走出一大步,所以需要建立各種大大小小問題的答案資料庫;其二,是相信傳媒人即使深陷困難之中,仍會堅持不放棄而嘗試找答案,並同時願意協助其他人走出泥沼,所以樂意分享自己的答案,並繼續尋求更好的出路。


香港又如何?可惜,部分傳媒人似乎仍滯留在昔日光輝,接受不了科技帶來的新人事新作風,科技平台不是用來分享答案,而淪為用來分享是非,又誤傳誰去誰留。恐怖的是這些流言蜚語,竟會被一些傳媒機構視作新聞來報道,更被推上熱門榜,及後雖知道傳錯了誤導訊息,卻未有道歉亦不知悔改。不求精益求精也罷了,但總不能敷衍了事而自甘墮落罷。


原文轉載自《信報》2021年12月07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0
心心眼
2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