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女兒的健康問題毫無疑問是本周輿論的其中一個焦點。一夜之間趕超多個社會新聞,成為政圈娛界熱話,以至多份報章頭條。數百萬花生友好像等看戲,嗜血媒體更厲兵秣馬,蓄勢待發。伴隨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作為看客,究竟是關心她是否會傷害自己,亦或是期待更多的照片、更多的無情而辛辣的解讀呢?如她不是特首的女兒,或者社交網站上一些晦氣的牢騷發言,其實不算甚麼。
目下的香港,「同情」已經變成為一種奢侈品,媒體比拼更多的爆料,挖掘更多的故事,亦有人標榜同情她的不幸,在facebook上發起甚麼「非官方國際後援會」、「暴力關注組」等社交群組,究竟是真正關心這個女孩,抑或根本只把事件當作政治上的尖兵利器,以求更加醜化特首的家事?
難理解父母刻骨痛楚
這個城市信息爆炸,為了追求視覺的衝擊,即使明知某些報道毫無效果,甚至會激化矛盾,但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放上報章頭條也勢在必行。可有想過,圖片錄像後究竟有多少故事?正如太多太多戰爭的照片、飢餓的場景,讓我們以為那些遠在千里之外的痛苦不算甚麼。當這個滿面愁容的女孩出現在露台上,憑藉媒體報道的幾幅照片,我們觸不到、聽不到她真正的感受,她的困惑更是離我們十萬八千里遠。看客更難理解到的,當然還有身為父母刻骨的痛楚。
圖片和故事看的多,感官疲勞,視覺麻木,有時候你以為是資深看客,能辨別真偽,笑談是非,但往住抓的不過是浮光掠影的片面。真要為女孩子好,請給她可以安靜地思考的空間,給她的父母和家人為她解困的機會。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文轉載自《新報》 2015年3月19日
原圖:singtao.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