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教育萬大事都應以學生為本。近日學界最關心的,是「殺校潮」的陰霾,吹之不散,且愈吹愈近。背後的原因,一是出生率下降,適齡入學的人口持續減少,這是文明進步,自由選擇戀人、夫婦不會輕言生育的普世「輕生」問題;二是近年政治狂飆下,偶然與必然引發的移民潮在進行中,這是香港獨特的問題;兩者合流,造成中、小、特、幼各級學校再出現生源短缺現象的「結構性」問題。再沿襲舊辦法,即將每班開班人數、每校開班班數,不斷往下調。大班變中班、中班縮小成小班,小班又變成更小班。如此應對,重點只能保住老師飯碗,保着弱勢學校,不致滅亡。這樣,終究不是面對問題、而是迴避問題。
應對適齡學童增減循環
所謂「弱勢」學校,概分兩類,一是因學校所處的當區人口老化,致生源短缺,無力回天;另一是辦學團體長期管理不善,校長及老師亦教學不振,致學校收生獨憔悴,不斷減少。教育局就提出,若剩餘只能開辦一班中一的學校,必須提交辦學計劃,經全面視學,最後決定能否續辦。此事向情理中尋,作為要善用公帑的,以及確保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政府教育部門,此舉措有其必要性。但與此同時,教育局亦須要盡快制定短、中、長期的香港「生源」政策,以面對適齡學童驟減、將來也有機會驟增的循環出現。筆者以為激活「收生」應從開源着手。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為何不能如新加坡等地,只要能用者自付、合乎本港設定條件,就可來港申請就讀公、津、補助的中、小、特、幼各級學校?而特區政府提出,將部分學校遷往「北部都會區」,構思雙贏,但教育局應有超越「安置」的層次,提供優質教育落地的計劃,即準確評估現今「弱勢學校」積弱的實在原因,並且要容讓有心有力有往績的各辦學團體,彼此具公平的機會申辦新都會區的學校,校園重地是讓每一位在學學生全面成長發展,而不是單單遷就「選票」硬要保着教師飯碗,延伸「弱勢學校」的割據之地。
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明確指出,香港可發展成為大灣區內的「八大中心」,當中金融、航運、貿易、法律、創科、知識產權認證、航空樞紐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國家的政策,並非亂點鴛鴦,而是經過長期深入觀察以及仔細考慮,從而作出的決定,香港在「規劃」之前的成就,以及「規劃」之後的發展,歸根結柢,還在於人才,人才的培養是「有賴於具素質的教育」。
民間重視辦學 積極投入
因緣際會,近代的香港,經歷英殖管制起近個半世紀,獅子山下、東江水流,南方一隅的香港,享有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所羨妒「中國大陸」的無限支撐,除被日本侵略的三年零八個月之外,香港是國際自由貿易發展的福地,儘管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影響整個中華大地,由政府到鄉間,幾乎無一幸免,但香港卻能安然自處,並且繼續前進。事出必有因,大歷史、大環境之下,香港成為東西文化薈萃,國際人才聚集之地,良性循環,醞釀且不斷衍生香港教育的不少優勢,「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守法」、「和平」等良善價值代代相傳。
價實貨真,政府投入及干擾甚少,民間社會卻十分重視教育,大小教會、慈善團體、商會組織,都積極爭取辦學,絕大部分都積極投入,無私付出,一塊彈丸之地,能有多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大之列。中、小、特、幼的學校,面積細小,卻輸出很大的教育能量。
在學術上、活動上乃至整體的領域上,都有成績,都受國際重視,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內戰之後,一批南來的新亞學人,更為香港的中華文化傳承繼續,付上深沉的耕墾,這與今天國家要大力提倡文化復興,大方向是連貫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能坐落西九,也是有脈絡可尋。
事實上,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香港教育北上,從來都沒有缺席。從內地「希望工程」的主力參與,到今天科研、財經與人文探究的領域上都有份,案例不少,較少留意的特殊及幼兒教育,「香港模式」能在內地作出貢獻,亦早已驗明實證。說好香港教育的故事,與說好中國教育的故事,是以手相牽,以心相連!
回歸快25年,「一國兩制」進入下半場,是好是壞,筆者認為,還是有賴於教育,香港自強不息,沿着規劃成為大灣區八大中心的政策與方向,將香港教育的優勢推向北部都會區。再往面積大於香港百倍的大灣區發展,是未來的必由之路。平情論,港式辦學在大灣區九市甚受歡迎,而大灣區內的居民,沒有香港身份證的家長,亦渴望子女能到香港學校就讀,這是教育的交流互動,全然有利於大灣區,也直接有利於國家!
原文轉載自《信報》2021年11月13日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