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團隊互信 才有編輯自主
港台團隊互信 才有編輯自主

「編輯自主權」是近年來新聞業界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詞,不少人更將編輯自主權等同新聞自由,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然而,甚麼是編輯自主權?這種權力的界綫在哪?卻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答案,並且滲雜不少政治判斷,進而演化成為香港電台管職之間的摩擦焦點。

私營媒體牟利 編輯自主神化

媒體素有「第四公權力」的美譽,是因為媒體有代表人民監督政府施政得失的「天職」,並且有維護社會公義的使命,以輿論的力量制衡政府、社會的不公不義,不止為民喉舌,還要敢言、肯說,真正做到「為民前鋒」。就此,新聞自由提供外在保障,編輯自主則確保新聞觀點能夠不偏不倚,不受政策、利益團體甚至惡勢力的干預。

至於甚麼是編輯自主呢?按字面理解,就是新聞從業員,包括編輯和記者,憑其專業判斷,運用撰述和編纂的權力,包括取材、表達和編排等方式,真確、公正、持平地報道和評論社會上發生的事情。

然而,傳媒機構內並非只有一個編輯部,其他部門和同事可否參與有關自主權利?媒體的觀點立場是否當值編輯說了算,其他人不容置喙?但吊詭的是,一旦出現訴訟,需要承擔責任的,除了總編輯外,還包括社長和督印人,其至承印公司亦受到牽連。

事實上,新聞業界雖然經常強調編輯自主的原則,但在現實境況下,編輯自主卻有點過分神話化。畢竟,除香港電台外,所有媒體都是商業經營的牟利事業,部分媒體更是上市公司,有責任向股東負責、維護股東的最大利益。

至於媒體機構的編輯和記者,都是由老闆聘用,他們的職務權力來自老闆的委任,編輯自主難免會包含媒體老闆的意志。香港的媒體老闆,通常不會干預日常的新聞運作,但在一些關鍵時刻或重大課題上,仍會給予指示並作出最後裁決,這些都是一些確實存在的客觀事實。

行政管理Vs政治干預 難界定

多年來,公眾相當關注香港電台的編輯自主,主要是因為港台是政府轄下的部門,又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和最具公信力的媒體,絕對是社會公器而不是私器,公眾對港台的要求遠較其他媒體為高、為嚴格。不過,每當港台有任何關於節目製作和人事的調動,外間多會「習慣」認為是政府在背後指示港台的管理層,亦帶有政治動機和任務,繼而質疑政府有否干預港台編輯自主。

之所以持續出現這些疑幻似真的指控質疑,主要原因在於港台管職之間的溝通和互信都不足,而部分輿情亦以負面態度去看待評價,令致一有風吹草動,隨時變得草木皆兵。坦白說,港台運作受到約章規管,加上資訊公開,要明目張膽地插手干預,真的談何容易。不過對於決策或行動背後的動機,則完全是一項見仁見智的判斷,究竟是行政管理,還是政治干預?就全憑心態去決定。

要解開這個死結,方法只有兩個。第一,港台在發揮監察政府施政的職能時,在面對傳聲筒和鏡子的抉擇時,在堅持編輯自主時,要堅持按「章」(港台約章)工作而不是按「策」(政府政策)廣播,一切依據約章辦事,既不容干預,也不許動輒猜疑,並且逐漸重建管職之間的互信。

第二,管職雙方應明確訂出處理新聞的底綫:首先是不能影響香港與鄰近國家地區的和洽關係;其次是不能挑撥社會各階層不論種族、宗教及文化方面的感情;最後是不可破壞善良風俗。其實這三項也是法律給全港傳媒的指引。

有關港台編輯自主的爭議,存在多時,亦多次引發公眾關注和討論,希望港台上下能夠消除芥蒂,並且不懼壓力、不受個人喜好及政治立場所左右,為全港市民製作更多高水準、客觀持平及具啟發性的節目。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2013年3月16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