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本星期香港傳媒繼續捕風捉影,看看還有誰會入閘參選立法會選舉,尤其關注選委會界別。不過,全球真正新聞焦點還是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COP26),《哥倫比亞新聞評論》更呼籲傳媒業界該視之為牽涉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件來報道。
筆者比較欣喜看見的是不少國家都逐漸看重「解困新聞學」在氣候變化報道中的角色,且發展步伐較快的並非西方國家,而是亞洲及中南美洲地區,當中有兩個相對明顯的發展:
第一,是結合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過去關於氣候變化以至一般環保新聞的報道,總離不開兩種套路:其一為強調極端天氣引發的天然災害(香港今年的例子就是首次於4日內兩度掛起8號風球),其二為聚焦某些地區人民的生活習慣或是先進科技怎樣打造出「生態天堂」。環保業界及不少傳媒學者認為,這兩種手法有點0%或100%的味道,意思是只描繪了「什麼也不做便快末日降臨」和「世界是個共生理想國」兩種狀況。
然而,解困新聞學結合數據新聞學的話,則往往能做到在以上兩種報道手法之間介入,目的是連繫各類持份者(特別是經常被忽略的族群)一同參與社會各界的討論。例如在哥斯達黎加有個名為Guanadata的數據新聞項目,透過比較當地4個海岸地區的環保公共開支成效,找出相對最好的集資、投資、規劃、應用及公眾參與模式。這個新聞項目大大提升了市民及官員對閱讀解困新聞學的興趣:因為傳媒不只是指摘政策措施錯在哪裏,而是以實際數據說明,政府聯同市民應該怎樣一同改善現行做法。
第二,是推動新聞攝影及視像新聞的發展──許多環保新聞的慣性攝影手法也跟上述差不多,愈來愈多受眾對美麗島嶼景色乃至瘦弱北極熊的照片感到漸漸麻木,再難以提醒人們對氣候變化之警覺性。針對此現象,菲律賓和印尼的新聞業界發起了「解困視像新聞計劃」(Solutions Visual Journalism Initiative),當中提出4個以解困角度拍攝新聞照片的建議:
一、展示問題的起因和發生過程──不用單純聚焦拍攝災民慘況,又或是歌頌個別救災英雄的事績。讓受眾了解來龍去脈,才有可能讓人類學習並反省,自己也有責任阻止更大的生態悲劇發生。
二、近觀而非遠望──有關災難的新聞照片或影片總在有意無意間,暗示當地設施落後。但與其用「外人」(包括西方優越論)的角度敍事,以影像展現當地人如何逐步勞力重建,應該會為受眾帶來更實在的感覺和更多得着。
三、注重成效多於溫情好心──災難期間總有不少振奮人心的好人好事,雖然無可厚非,但真正答案只能透過長遠政策並從結構層面有配套措施支持。當年拍攝市民在海灘「執膠粒」確引起香港社會迴響,但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維持那時候的熱度?真正維持海岸及海洋生態的政策答案是什麼?
四、再好的答案也有其局限──不要一味吹捧自己國家研發的答案有多厲害,精益求精,再細微的環境成本也不容忽視,當讓受眾知悉,從而共同發展更佳答案,這樣才是COP26互相合作救地球的核心思想。
原文轉載自《信報》2021年11月3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