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回歸硬碰遊行 建主流聲音
慶回歸硬碰遊行 建主流聲音

建制派今年的慶祝回歸活動,首次更改舉行時間,由以往於7月1日早上時段改為下午舉行,不再讓路迴避,直接與「七一」遊行「打對台」。

建制派強調香港屬多元社會,有不同理念的人可舉辦不同活動,而民陣則批評建制派大打「銀彈政策」,以小恩小惠的「維穩騷」,掩蓋香港的社會問題。須指出, 「七一」的本質並非鼓動市民遊行反政府,而是市民共慶回歸中國,齊心祝願香港穩定和諧。今天,面對波譎雲詭的內外變局,維穩正是慶回歸的主命題。

泛民騎劫七一 慶祝變「配菜」

自 2003年反「廿三條」遊行後,「七一」遊行已被泛民騎劫,紀念回歸的主旋律,亦由民族和歷史大意,逆轉為對特區政府不滿的咆哮。至於官方和民間的主要慶 祝活動,卻是全面退讓,只安排在早上和晚上的「配菜」時段舉行,將下午的主場舞台拱手相讓,令反政府遊行成為「七一」活動的唯一「主菜」。持續多年的容忍 遷就,換來反客為主的步步進逼,令慶回歸完全變味。

今年,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將慶回歸的主題定為「手牽手、慶回歸、獻愛心」,以團結凝聚,全民共歡為主基調;與民陣「七一遊行」的「人民自主、立即普選、佔領中環、蓄勢待發」,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亦給予市民有更多自我選擇的空間,既可表達不滿訴求,亦有權歡呼雀躍。

坦 白說,香港一年有4,000多宗示威遊行活動,偏選「七一」作為標誌的訴求日,就是因為「七一」代表香港回歸、特區成立的特殊意義,選擇每年都在這一天組 織市民走上街,無非是要呼籲市民對這種特殊意義,作出負面甚至否決的表態。這些都是部分團體和人士政治取態,亦是反對派從特區回歸的一刻,泛民議員在立法 局大樓露台揮手告別開始,便年年如是的政治叫陣。

慶回歸團體今年集合多家商號提供慶回歸優惠,大部分的優惠時段,都與「七一」遊行時段「撞到正」,而這些優惠從購物、飲茶折扣,以至大型音樂會,包羅萬有, 其中作為焦點活動的香港巨蛋音樂節,一萬八千張門票在三小時內極速售清,反映有關活動極具吸引力。然而,這卻換來「搶客」、「反佔中」、「維穩」的質疑批 評。 回到「七一」的本質,紀念和慶祝永遠是這一日活動的主基調。形形式式的示威請願,經已無日無之,何必刻意為回歸喜慶潑上污水,為社會添煩加亂?當然,大家 必須承認,至今仍有個別團體和人士在眷戀昔日的殖民餘溫,抗拒香港回歸和特區成立,但這絕對不應亦肯定不是社會的主流觀點。

競爭力下挫 小心政治化變局

只 是兩個多星期,從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到各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的全國城市分類優勢排行榜,以至最新的全球貨櫃碼頭排名,香港 都出現全綫下跌之勢,面對顛簸跌宕的全球經濟亂局,香港再沒有繼續內耗的空間。事實上,美國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選擇匿港「爆料」,反映香港在全球情報和政 治博弈中的特殊地位,大家必須謹慎注視目前社會議題泛政治化可能出現的變局。

當代政治學大師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穩定成為問題,正是變革社會或現化過程中的特徵」。他在《變革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一書中,更指出「首要問題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無秩序而有自由。」此時此刻,致力協助 在政經層面「維穩」,是對香港和市民福祉負責的基本責任。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