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香港電台普通話台提供(《新紫荊廣場》──「姐姐們你好」)
現代女性要兼顧家庭、事業、社會多方面事物,還需要在不同領域做到最出色。在譚毓楨眼中,她對於「姐姐」的定義是,在不同領域都可以獨當一面的女性,她自己也朝著這個目標進發。她不僅是金融界的才女、香港島婦女聯會的常務會長,還在本港大型慈善團體保良局中擔任副主席的職位。
看準機會 回流香港
譚毓楨從小留學海外,先後在英美完成中學及大學學業,89年獲得碩士學位和會計師牌,但她沒有如其他人一樣選擇在海外繼續工作,她憶述:「我剛剛碩士畢業,拿到會計師牌時,就發生了六四事件,在美國傳媒上見到很多報道,但我認為有危就有機。以前的人需要10年才可以上位,到我那一代可能只需要5年就可以做到前人需要用10年才可以到達的位置。所以決定回流香港。」即便從現在看來,她認為這是一生中最好的決定,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話雖如此,譚毓楨也不是沒有遇過困難。回流香港後,她自覺專修的會計領域過於狹窄,所以毅然決定轉行,投身金融業,從頭做起。一開始的薪酬只有在美國時的三分之一,但她本著「年輕人不應該怕吃苦,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職場路上越做越好,不過她也坦言:「金融界工作時間長,競爭大,互聯網時代下資訊更加發達,太多新的事物出現,需要不斷學習,才可以保持競爭力,不被他人取代。」
疫情之下做慈善 要學會「Think out of the box」
事業上忙碌打拼的譚毓楨,沒有因為工作而忽略公益事業:「回來香港是我人生最好的決定,回來後也讓我在金錢上累積一定的財富,社會對我這麼好,我一定要回饋社會,為弱勢群體出一份力。」正因為這份想法,譚毓楨在8年前已經接觸並加入保良局,並在今年升任副主席,讓她能夠認識和處理更多慈善服務、運作,以及學習如何與政府部門協調。
很多人認為做慈善很簡單,只需要和不同的受助者聊聊天即可,不過譚毓楨反駁:「做香港大型慈善社團的董事很忙,好像多了一份工作!不僅要巡視學校、探訪老人院,每個星期更要抽出一兩天的時間來開會,位置越高就越忙碌,如果是主席基本上是一份全職工作。」
自2019年開始,香港面對社會和疫情等種種問題,有時政策的突變讓原本的計劃功虧一簣:「疫情之下,我們要學會『Think out of the box』,例如往年的盆菜宴變成盆菜券,可以把盆菜拿回家與家人分享,或是捐給有需要的人。近期一場慈善籌款首映,由於配音的明星太火,距離活動前10天,主辦場地因為防疫原因拒絕借出場地,所幸最後能夠順利舉辦。」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現在每一次計劃都會預備後備方案,反復考慮疫情下不同的做法。
香港島婦女聯會常務會長譚毓楨(左)接受港台《新紫荊廣場》主持楊子矜(右)訪問。
患癌積極面對 「將不好的事變成好事」
看似一帆風順的譚毓楨,也經歷過人生低潮。2018年,她的身體響起健康警號,確診患上癌症。對不少人來說,這好比晴天霹靂,令人一蹶不振,但譚毓楨卻以積極樂觀心態面對癌症:「可能是上天因為我做善事的原因而眷顧我,讓我在癌症初期發現,經過簡單的手術和藥物治療後就能夠痊愈,比起很多人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很多人患癌後不是病死,而是嚇死,因為對心理造成很大壓力;但對我而言我會勇敢面對,從而克服它。」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譚毓楨在疫情下學會以正面面對一切,更喜歡上了運動,每星期積極投入不同種類運動,她告訴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不同的事,把不好的事變成好的事。」
——
《新紫荊廣場》──「姐姐們你好」由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與香港島婦女聯會聯合製作,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專訪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生活及工作背景的新時代事業女性,分享她們克服困難的故事。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2時,於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足本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pth/programme/xinzijingguangchang/episode/773826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