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英揆約翰遜又發功,左手策劃改組內閣,右手重施故伎以脫歐議題牽引輿論──上周最新一份《英國脫歐新機遇》文件闡述法例改革建議,指政府將會研究不再跟隨歐盟禁用皇家度量衡單位之規定,打算容許英國的農產品銷售時只展示磅與盎斯。
約翰遜此舉顯然是想借英國人的身份認同問題繼續其「文化內戰」。事實上,英國剛在今年2月15日慶祝採用十進制步入金禧,現在才過了7個月,卻立即高舉皇家旗幟。而除了重啟皇家度量衡制度,另一動作是容許在銷售啤酒的玻璃杯印上皇室核准標誌,也就是毋須再印上歐洲合格認證的CE mark。英國人愛喝啤酒眾所周知,故約翰遜今次出招十分準確:將來拿起酒杯見到皇冠,肯定能慰藉不少中低下階層的脫歐派支持者。
許多學者同意,導致世界各地不同類型社會日趨分化之主因,根本與什麼政策,甚至連政治意識形態也無關,純粹是在情感層面走向極端,亦即affective polarization。紐約大學商業及人權中心剛出版了《社交網絡如何令美國政治極端化》的調查報告,內容提及一項研究發現,當透過金錢誘因令受眾於選舉前停用一個月臉書,參與者縱然在政策取態方面明顯少了分化(例如較為接受在個別措施上跟敵對陣營妥協),可是在情感層面對立場不同人士的厭惡與仇恨,卻不見得因為少了接觸社交網絡而有所消減。
以上報告同時指出,任何嘗試在社交網絡的所謂「迴音室」引進多方不同觀點的做法,往往沒什麼成效,甚至有時會帶來反效果。例如一項關於推特用戶的研究顯示,美國民主黨的支持者即使只接收有關共和黨的立場和理據,也不會因為多了認識對方而令其政見有何轉變;另一方面,當共和黨支持者不斷接收關於民主黨的理據時,卻發現他們的政見變得更加保守,於是雙方取態更走極端。報告的結論是社交網絡的演算法,讓用戶在接收愈多內容後,愈容易產生小眾受壓迫的驚恐及憤慨情緒。
如何解困?本月初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指出「迴音室效應」主要源於受眾無法評估在社交網絡所接收的訊息背景,到底是上載者經過深思熟慮及核實查證才發出,還是有技巧地誤導乃至胡謅亂傳,結果接收大量混雜內容後,受眾最終會選擇相信自己原本已經有的想法。正因如此,研究提議,與其透過發放正確資訊去對抗假新聞和錯誤訊息,更有效的方法或許是把過去出現的資料整理為「公眾訊號」(public signals)。具體答案可以是讓更多人知悉誤導訊息之編撰手法和傳播模式,甚或透過人工智能計算不同社交網絡平台於內容準確度方面的往績。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今期專題正好也是針對網絡政治評論變得鬥快鬥誇張作深切檢討,當中一個有關政治評論該如何改革之建議,確讓人反省:「整個政治評論系統如今已經變成一種最為蒼白的娛樂內容。然而我們有能力做得更好,評論員應有時間、空間和機會發表真正具說服力的文章。不是作者心中的第一個、第二個,乃至第三個想法,而或許是經細想後所得出的第四個想法」──三思而後行,四思而後評,我想:繼解困新聞後,解困政評之時代也總得來臨罷?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09月20日
原圖:新華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