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近日有關新一年展望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三成市民希望香港成為廉潔社會,比率是調查由九三年開展以來最高。在廉政公署任職多年,並且擁有三十六年的執法經驗的筆者,一直心繫香港的廉政建設,對於民意調查出現如斯結果,不無感觸。
猶記得1996年,筆者剛獲委任為首位華人副廉政專員兼廉署執行處首長,時近九七回歸,當時的本地及外國傳媒皆憂慮,香港回歸祖國後,會由「廉政之都」變為「貪污之都」,令香港迅速沉淪。這種關注,令甫上任的我壓力倍增,猶幸在全港市民和廉署一眾同事同心合力下,香港廉政之都的美譽得以固守,足堪全港市民引以為傲。
能有此佳績,時任香港行政長官的董建華其實功不可沒。參考外國廉政建設的經驗,首長對「廉潔」的堅持和重視,對所屬國家或地區的廉政建設有不可或缺的影響;董先生由始至終全力支持廉署的工作,當時大部份國家地區都窮於應對金融風暴造成的衝擊,政府開支被迫大幅削減,然而廉署卻特別得到「厚愛」,資源不但沒有削減,反而獲得增加以成立「法證會計」和「電腦法證」兩組專業隊伍,以調查複雜的商業案件,對廉署執法有莫大幫助。此外,即使個別案件涉及中資機構的管理層,董先生亦從沒干預或阻撓廉政公署的調查工作。
香港一直保持「廉潔之都」的美譽,然而前朝政府給市民的印象,是政策向大地產商傾斜,令市民對「官商勾結」的質疑逐漸升溫。直到特首梁振英上場,委任新的廉政專員及副專員,一再重申對廉署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此舉既提振廉署士氣,亦加強市民對香港廉署的信心。
梁特首的擇善固執更見於早前推出的「買家印花稅」。面對發展商施壓,特區政府拒絕地產建設商會取消或調整買家印花稅的要求,政策有助真正用家置業。能夠站穩立場,令地產商不可予取予求,難免有可能令既得利益集團繼好些政客後,加入攻擊的行列。早前更來自商界的立法會議員,不時散播梁特首不能完成五年任期的流言,有關言論亦純屬臆測,並無實據支持。
廉潔、貪污零容忍、公平公正的環境,是一個香港賴以成功的關鍵,亦是天然資源匱乏的香港能夠發展成國際大都會都主要原因。市民若希望保持香港的廉潔、向官商勾結說不,就要辨識危言,並支持梁特首及政府依法施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