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歷來最大突破:粵澳共管橫琴
大灣區歷來最大突破:粵澳共管橫琴

由國家2017年首次正式提出「粵港澳大灣區」、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至今,已分別有四年半和兩年半的時間。過去數年,大灣區建設在各方面均有進展,尤其是在便利港澳居民於內地就業、創業、生活等方面。但從總體上看,大灣區內地城市與兩個特區之間的合作深度仍然有待提升,互動機制仍然有待創新。


9月5日國家公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絕對是大灣區規劃公布以來最大的進展,更是「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創造性意義的里程碑。一直以來,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框架下,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兩個特區與內地的兩套(或三套)規則並未完全有效銜接,尤其是在人員、資本、貨物、資訊、數據等跨境要素流動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障礙。


而本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合作區」)的模式,正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制定的方案。在未來,粵澳合作再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兩地或跨境合作,而是疊加粵、澳兩邊的優勢,產生化學反應的一種深度合作模式。


合作區破天荒採用兩制


第一,將內地原有關稅管理區「後撤」,並對貨物採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措施。這意味着橫琴與澳門基本上融入到同一個關稅區以內,絕大部分的貨物可以在澳門本地與橫琴之間自由來往。合作區與澳門之間非但沒有關稅,區內更將免收增值稅和消費稅,是真正意義上的「境外模式」,相關政策甚至比海南自貿港模式更為優惠。


第二,合作區採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讓「兩制」能夠在特定區域裏融合發展。《總體方案》指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將實行「雙主任制」,分別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首共同擔任。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委派、管委會下設的執委會主要負責人亦將由澳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人參加。合作區的稅收亦由雙方分享。


這代表合作區的經濟發展將由澳門政府主要負責,廣東省的派出機構則負責合作區的政治和安全事項,整體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亦將由澳方主導、粵方配合。合作區亦將突破原來的制度障礙;澳門居民往後在合作區裏生活,稅務安排和社會福利也將與澳門本地無異。


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國家設立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而當中「產業多元化」的含義並非只是將澳門現有的產業轉移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而是以粵澳合作區為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產業和國際人才進駐合作區。


《總體方案》列出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在合作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方向:科技、金融、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


當中,中醫藥和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屬於澳門傳統上有一定優勢的領域,合作區可協助擴大產業規模、匯聚更多優質資源。而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則不屬於澳門已有的優勢產業,合作區將作為一個平台為澳門更好地「招商引智」。


壯大金融設澳門證交所


以科技產業為例,《總體方案》中列明發展的重點是半導體晶片、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這些是國家目前科技發展的策略方向,澳門雖然尚不具備這些領域的優勢,但會通過合作區優先吸納這些領域的海內外企業和人才,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金融行業,《總體方案》指明發展方向是財富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債券市場和融資租賃等。這些領域現在也不是澳門的優勢所在,但將來會通過合作區的特殊優勢來協助澳門吸引和壯大這些產業。未來在此基礎上設立澳門證交所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總體方案》提出了開創性的粵澳合作開發和管理橫琴模式,對澳門、乃至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意義重大,而對於香港也有特別的機遇和啟示。


最直接的機遇當然是澳門利用橫琴合作區實現經濟多元化過程中,將給予香港產業的不同機會。在《總體方案》確定的產業四大方向中,澳門在合作區發展科技和金融,尤其需要大力引進外部的企業和人才,香港能否把握澳門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機遇呢?金融是香港多年以來的傳統強項、科技則是近年來特區政府積極發展的領域,如果香港能積極、深度參與澳門的產業發展,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帶動澳門經濟發展,實在是港澳、乃至大灣區和國家層面的「多贏」方案。


過往,香港和澳門分別大力發展金融和博彩業,形成某程度上兩個特區的一種「分工」。然而,《總體方案》預示上述格局將被打破。澳門將培養新產業的經濟增長點,而香港的經濟結構同樣需要多元化。因此,香港參與澳門經濟多元化進程、參與合作區建設至關重要。


港應借鑑融合前海河套


而更重要的是,本次澳門在特定合作區的範圍內真正實現「兩制」融合發展。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創新,對香港也有深刻的啟示。今年4月韓正副總理主持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先講粵澳橫琴合作,再講港深合作,一改過去「港在前、澳在後」的慣例,說明粵澳合作的進展已經快於粵港合作的進展。香港如果不能在粵港合作的模式上有所突破,只會失去更多的機遇。


其實近年來,香港社會各界也逐漸意識到,只把視野聚焦在本地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未必能夠完全解決香港的一些結構性經濟社會問題。香港與內地腹地之間的聯繫、互動、合作,對我們的發展影響甚大。讓我們前瞻性地思考,借鑑橫琴合作區方案,在深圳前海、落馬洲河套、廣州南沙等地的粵港合作中,能否更好地實現「兩制」融合發展,實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粵港合作新模式呢?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09月08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 acp4711@yahoo.com.hk
    acp4711@yahoo.com.hk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Goo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