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本欄提及,文明社會的基本標準應包括兩個:1.老弱傷殘,有所照顧;2.下一代的日子過得比自己一代好。可惜回顧往年,社會議政「風馬牛不相及」,但願今年港人能祥和冷靜,理性討論。其中,「退休保障」便是好例子。現在大家都爭論政府每月應該給長者3,000元還是4,000元、應否有資產審查等。但要保障現時100萬並將在15年間增加1.2倍至220萬的退休長者,不增加病床、老人院,只有錢便夠嗎﹖當然不夠,以醫療服務為例,全港便至少要增加51%的病床應付人口老化。
假設香港總共有100張病床,只有10張在私營醫院,其餘90張都屬公營。當中,65歲以上長者使用了大約一半(44張)。隨長者增加1.2倍,並計及長者所需的醫療照顧是非長者的6倍,便需要額外51張病床,即現時私營醫院總容量的5倍﹗除非在未來15年,每間私營醫院都擴充5倍或在公營醫院增加六成床位,否則港人的退休保障勢必嚴重變差。
現在全港約有1.4萬張病床由長者使用。目前的醫療和安老設施支援全港100萬名長者已供不應求,當長者數目增至220萬時,情況實不堪想像:病倒沒有醫院住,要人照顧卻沒有安老院舍,屆時香港安老情況勢淪為第三世界,說是可比被伊波拉侵襲的西非亦不為過,遑論要做文明社會。
大家可以算算帳:在本港一對70歲的夫婦,有40%的機會至少其中一方會患上癌症。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私營醫院手術費用可高達70萬元。即使有政府每月3,000元退休金,一場大病便等於20年的退休金﹗事實上,美國中產破產的個案,有一半正是由於醫療費用高昂所致。所以,香港的退休保障必須由供應著手,把公營醫療體系的病床和醫護人手增加六成,增建9間大型醫院應付,而不是靠現在討論的自願醫保作「門面處理」。
上星期三政府公布預算案。過去5年,政府可用的各種盈餘(財政盈餘、派糖加上基金注資)高達5,700億,等於370萬打工仔人均為庫房產生15萬元盈餘。政府在極短時間內累積巨額盈餘,絕對史無前例,足證我們早前預測的黃金五年(2010至14年)好景經已應驗。這筆錢足以興建57間瑪麗醫院,既然社會有需要,錢又不是問題;要把香港建成全球長者退休保障最佳地方,只要大家認事論事,自會水到渠成。如果今天的醫療問題明天才處理,等到醫院落成時,可能正在等候治療的病人,早已像每年5千名輪候安老院宿位期間逝世的長者般不在人世了。
再者,如此成績是在全球經濟需求不足、面臨通縮、政府赤字環境中創出,香港的盈餘更顯難能可貴。可惜香港社會對自身潛質與問題都不甚了了,並無善用公共資源,白白派去不少。新年伊始,但願港人有力有心,在討論政改之餘,也不要耽誤影響每一個家庭未來的退休及醫療問題。
原文轉載自《am730》2015年3月2日
原圖:bastillepost.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