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界北建設為香港新中心
將新界北建設為香港新中心

隨着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等相繼落實,香港社會已逐漸恢復穩定,現在是改善經濟民生的良好時機。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期盼香港的住房問題必須得到極大改善,讓市民告別劏房和籠屋;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新界北正是解決住房問題、實現國家願景的理想地點。


劏房問題一方面是由於個人經濟問題與房屋供應不足,另一方面亦源於就業機會分布不均衡,令不少居於新界的上班族, 基於節省通勤時間和車費,而選擇在市區租住劏房。因此要解決劏房問題,就要同時解決「職住分離」的問題。而筆者倡議的新界北規劃覆蓋整個新界北部,既可將政府已公布及開展的新發展區計劃,如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等,連貫起來形成一道新的「港深合作經濟帶」,更可額外提供數以千公頃計的可規劃用地,最保守推算可容納約100 萬人、提供約40 萬個單位,以及超過65 萬個就業職位。此將可為紓解居住及「職住分離」的問題,創造空間及條件。


政府主導 市場運作


為將新界北建設為香港新中心,筆者建議政府主動統籌及簡化土地發展程序,由新界北開始,用十年目標建設「港深合作經濟帶」。整個經濟帶主要發展六大核心區域,透過釋放濕地及綠化帶、「舊村」改造建丁廈或社區的試點模式及各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等方式騰出土地,配以鐵路等基建帶動經濟、帶動發展。同時在新界北發展加入新的政策模式,包括引進內地高等院校、變革通關模式、現代化科學園及扶持重點產業等新政策試驗。


筆者在倡議書中,提出了三大具體建議。第一,政府應以整全方式展開規劃。現時新界北各發展區分布零散,未來應擴大發展規模打造「港深經濟合作帶」,新增新界北部六大策略性區域為核心,發展現代物流、創新科技、旅遊消費等重點方向產業,與深圳口岸經濟發展布局產生協同效應。當中六個策略性區域包括:將洪水橋發展為西部物流及創新走廊;凹頭/牛潭尾—八鄉發展為提供更多房屋及就業職位的新發展區、文錦渡—羅湖口岸帶引進內地教育資源並於新界北開設分校,發展為商貿、醫療及教育區;沙頭角—鹽田發展為生物及歷史旅遊帶;皇崗—落馬洲—新田變革通關模式以便利兩地人才往來,發展為港深創新發展樞紐;上水南、古洞南則發展為現代化農業產業園,並增加運動及休閒設施。


第二,政府應主動統籌新界北發展,成立專責委員會負責高層次統籌及溝通,同時成立專責小組負責快速決策及執行,並主動搬遷政府部門至新界北,對吸引企業遷入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應檢視土地發展相關條例,精簡規劃及城規程序,同時精簡重複的公眾諮詢;加強發展局「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的功能,檢討城市規劃委員會職能和人員組成,優化和提升城規會運作等,以加快發展土地的速度。


最後,新界北的發展宜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模式加快速度進行。簡言之,就是政府在確定整體規劃、空間布局及發展時間表後,盡可能利用市場的資源及力量,加快項目的發展,這包括在科學及企業園區內,引入私人發展項目以提供多元的生活及娛樂配套、住宅和人才公寓,形成「職住一體」及有活力的社區;其次,參考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容許位於商業及產業地帶的業權人,可透過申請原址換地,以更快啟動項目發展;研究將部分政府工務工程,特別是接駁道路及渠務基建,委託私人發展商建造,以讓較成熟的私人項目可以先行發展,而毋須等待政府工程竣工,始可動工。


原文轉載自《商報》 2021年8月17日


原圖:文匯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