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記者褚簡寧日前撰文,套用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甚麼,應問你可以為國家做甚麼!」褚先生把這句套用在港大及陳文敏身上,並得出結論:為港大好,陳文敏應主動退出港大副校長遴選,以免港大和社會撕裂。有人製造既成事實?
自從陳文敏自爆說:「他被左派傳媒攻擊,是因為他有可能出任港大副校長」後,他便以一個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好像港大不委聘他,便是向權貴「跪低」。然而連港大的遴選委員會成員都公開對媒體說,還未有確定人選;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也說校委會還未收到推薦。公眾有理由懷疑:有人製造既成事實,逼港大一定要委聘他。
陳連博士銜頭也沒有,為何一定要是他?據網上資料,陳的大律師名銜也只是名譽資深大律師。除了學術地位和執業資格予人不夠紮實的印象外,陳卻積極參與香港政治,像位政治人多過學者。他是陳方安生的《普選二○二○》活躍成員。戴耀廷自二○一三年一月開始籌備佔中,陳又為其佔中書籍作序。二○一三年五月陳又接收了港幣三十萬匿名捐款,用來辦佔中論壇,這三十萬便是戴耀廷涉及的一百四十五萬匿名捐款的一部分。據傳媒報道,陳文敏正被廉政公署立案調查。陳若成功被委聘,他隨時成為第一位被廉政公署帶走的港大副校長,這個結局是港大和一眾校友想見的嗎?
勢影響與內地關係
再者,誠如本報曾作評論,有能力令左派報刊連續個多月開動如此猛烈火力打陳的,不像是本地政治勢力,極有可能代表中央的態度。倘真如此,港大為了躲避一時的政治壓力,隨便委聘了陳,換來中央對港大全面冷處理,暫緩一切和港大的學術交流,那港大又如何善後?
二○○九年及二○一○年陳又兩度被澳門拒絕入境,至今陳能否踏足濠江也未可知?
倘若內地如法炮製,陳隨時成為第一個不能入境內地的港大副校長,這個僵局對港大又有何好處?
港大真的除了委聘陳之外,無其他人選可以考慮嗎?陳又真的覺得:無人能及他,出任港大副校長捨我(陳文敏)其誰嗎?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退一步,海闊天空。陳如褚簡寧的提議一樣,主動退出,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港大可以立即解除壓力、陳又可以得到社會同情及讚賞,讚他高風亮節識大體。有這個華麗轉身,他日時移世易,陳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政治講究洞察時局,進退有度。在重要時刻,一個學者、一個政治人(以陳的往績,他確實像一位政治人)如何進退有度,盡顯他的胸襟識見。陳文敏,你有這種胸襟嗎?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5年2月27日
原圖:NOW新聞截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