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雙循環」新格局 振興本港疫後經濟
把握「雙循環」新格局 振興本港疫後經濟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盧偉國


立法會早前通過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積極把握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帶來的重大機遇,讓香港可以振興疫後經濟。


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國家關於加快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如何形成、又有什麼主要的內涵。


近年來,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性持續增大,一些國家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以來,世界經濟衰退,貿易需求嚴重萎縮。同時,國家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但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有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內需潛力驚人。因此,根據國內外環境的種種變化,國家致力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行各業有序恢復,在全球率先復甦,中國成為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這一事實顯示國家的「雙循環」發展策略確實發揮了很大的效用,對於香港恢復疫後經濟有不少的啟示,既有助為我們提供實質的支援,也可增強我們對未來的信心。


國家「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有三個主要層面。首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同時,依靠創新驅動內涵型增長,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方面的創新,加快推進數位經濟、智慧製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準,以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我認為,香港最主要的競爭優勢,是實施「一國兩制」,可以配合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香港應優化「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進一步鞏固本港企業的優質品牌和產品的競爭優勢,並善用特區政府駐內地辦事處和貿發局的網絡,全方位提升香港和內地的經貿關係,擴大香港產品內銷,並協助內地推進「內循環」。同時,全力推展港深創科園,培育創科產業,加快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應該善用最新經修訂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將更多的香港專業界別及企業納入互認範圍,在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創新科技、環境保護、檢測認證、仲裁服務等領域深化合作,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此外,利用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協助港企和外資「走進來」內地市場,亦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海外市場,積極參與高水準的「雙循環」互動。


總而言之,香港必須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別是配合共建「一帶一路」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上述三個層面,發揮香港作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的角色,彰顯作為「雙循環」連接平台的獨特優勢。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21年7月30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7
好正
1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