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區社區營造
十八區社區營造

莫健榮/黃大仙區議員

新年的黃大仙祠熱鬧非常,年三十晚為上頭炷香,市民大排長龍、爭先恐後,傳媒更拍到有善信鬆㬹掗位的相片。新年來參拜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希望能得到黃大仙庇佑,並求番支籤指點迷津。在祠廟出口有不少販賣香燭、風車、飾品和解籤、睇相的攤檔,很有香港本土特色,惟地方十分有限。黃大仙祠旺場,不僅帶給他們生意,還帶旺周邊商場食肆。

一直商業掛帥的領匯看準商機,近年在黃大仙區大展拳腳,除收購了附近原屬私人發展商的商場外,與附近的黃大仙中心和龍翔中心等商場一併發展,發揮規模效益。早年翻新的黃大仙中心裝修和環境設施得以提升,雖獲購物者好評,但原本屋邨街坊的小舖就不見了蹤影。在祠廟旁邊的龍翔中心正進行大裝修,把舖位間細,以經營特賣場及小商店,相信是針對到訪的遊客和能夠增加租金收入,但居民經常光顧的大型超市和酒樓就消失了。

特首在全港十八區區議會設一億元專款進行社區工程,黃大仙區議會用以提升黃大仙祠對出的廣場設施,改善舞台和加設上蓋,用作表演和舉辦不同活動。沙中線工程亦帶來在此興建交通交匯處的契機,未來鄰近的大磡村用地有規劃作孔廟和旅遊設施的發展。這裏甚具潛質進一步發展為宗教廟會特色經濟,帶動區內發展和開創就業機會予附近居民。

最近社會經常討論個人遊旅客過多,如能在全港十八區營造社區特色旅遊項目,相信可增加全港接待能力和疏導過於集中在旺區的遊客。筆者希望發展地區本土經濟時,要照顧周遭市民和小商戶,讓他們參與社區營造過程,從而帶來生活便利和發展機會。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5年2月25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