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獲得奧斯卡小金人(最佳女配角獎),這絕對是實至名歸。此片由導演李察連利加(Richard Linklater)以12年時間拍攝,小男孩(Mason Evans Junior)從5歲到18歲的經歷的成長歷程,從個人眼睛看世界、看成人、看社會的發展。時代不斷變遷,他從依賴母親(Olivia),依賴家庭,到搬進大學宿舍獨立,小男孩的母親經歷了多次不同婚姻,在她不斷更換丈夫的過程中,影片亦反思離婚率高企的美式家庭下如何影響孩子成長。
這不是對生活的批判,只是對生活的自然呈現。時間流轉,伴隨時光的飛奔,是成長的所見所聞。
這部關於美國孩子的成長日記,每年拍一點,加一點的熱誠,每個人物的長大、老化都是歲月的見證,都是真實的呈現,由此更見證了台前幕後的認真與執著。觀眾看到的,不是超前拍攝,也並非特技化妝,而是一年一印記;女性透過自強應對生活種種:重回大學進修、再組家庭、營救子女以及自己;然後,孩子終有一天會離家獨立,父母完成使命似乎只餘寂寞。故事令美國人共鳴頗深,對香港人亦有著一種借鏡的作用。生活以及命運交錯,往往是人生難以超越的命題,時光卻不停步的不斷向前,這就令人更需珍視當下的轉變、進化。
時光了無痕跡,卻充實了每個個體,時間的力量正在於此。
片中的飾演父母的2位演員——伊芬鶴基(Ethan Hawke)和柏翠茜亞雅琪(Patricia Arquette),尤其動人,觀眾只花近3小時,就品味了他們12年來的變化:從魅力壯年,步入皺紋中年,就像自己以兒時眼光看著父母從壯年走進中年一樣,父親不再玉樹臨風,母親不再皮光肉滑,但父母之愛,從來不變,教人不忍的,是光陰的殘忍,父母的青春因著為家庭的付出一去不回的震撼,這種真實感,就是劇力之所在。
美國小男孩擁抱攝影夢,母親大力支持,父親亦為兒子的攝影成就感驕傲;若換作在香港,相信不少父母只會鼓勵孩子修讀商科、醫科、法律等專業,至於以興趣為出路,以夢想為目標的行業,看來是有點遙遠了。
曾經,香港人有著IT夢,曾經,香港的青少年都希望啟動創意科技,然而,在創造夢想基礎,締造歷史的一刻,卻有一些政客,因著個人的意志,推倒了這些可以為香港人築起未來的基礎工程。筆者不怪香港的父母,不像美國父母一樣讓孩子以興趣為出路地讀書、求職、創業;畢竟,有些政客已把青少年可以選擇的道路收窄。
原圖:互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