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幾位做物業投資的朋友閒聊,話題不涉政治,彼此交流香港經濟情況,不約而同大家對前景非常憂慮。甚麼一鋪食三代、北水南流源源不絕、港人想窮都難等等,仍未見成效。
面對現實,自從封關近一年半以來,海外和內地旅客近乎絕迹,市內吉鋪隨處可見,朋友說近期收到不少外貿公司撤離香港的通知,難怪近日寫字樓租金和豪宅租金不斷向下尋底,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空置單位不容易租出。
朋友問香港近日疫情已受控三十多天,本地感染清零,為何內地和澳門仍然未能通關?澳門情況更是奇怪,疫情前每年有逾七百萬港人次訪澳門,恢復通關對澳門經濟極為有利,但澳門政府多次改口更改通關條件。
香港作為亞洲航空樞紐和金融中心,在世界各地疫情未能受控前,香港只有依靠內地市場,實行內循環,才能保住部分行業,挽救部分經濟,讓港人能有喘息機會。
生於五十年代的朋友,仍然記得兒時望着父母勒緊肚皮,節衣縮食購買糧食、日用品送返家鄉幫助親友的境況,過去內地遇上天災、港人無不踴躍支持捐款賑災,血濃於水,在香港需要通關實施內循環局部恢復香港經濟的時刻,相信內地政府當會協助。
回歸時,中央政府實行一國兩制,讓香港人自由發揮所長,也希望能透過香港向全世界展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成功的藍圖。當時特首董建華先生要為香港解決住屋問題,提出建屋八萬五,他前瞻性地要創立中藥港,要發展科技,要在香港成立創新科技中心,若然當時政府官員能貫徹董先生的治港方針,今天的香港就不一樣了。
二十多年前大好機會錯過了,流失了給深圳,導致現在的困局。當年主要政策官員已退休享有長俸,留下爛攤子,若問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受到住屋問題、就業問題的困擾,是誰之錯?答案可以預見。
現屆政府動用不少多年來的政府儲備,改善民生,提高福利,市民真的感受到嗎?不少人一直努力呼籲政府要拓展經濟,否則會坐食山崩,但大家只見到有二十萬人住劏房,基層人士開工不足,企業陸續倒閉或收縮規模,失業率攀升,民怨沸騰。
政府又到換屆的時候,原來時光飛逝,又過了四年了,衷心希望現屆和下屆政府官員真的要急市民所急,全力拓展經濟,支持商界,重振香港作為亞洲一個重要的國際城市。
重振經濟,旅遊行先,香港必須要有旅客訪港,恢復內地通關,允許外地旅客打完疫苗抵港免隔離,急不容緩。同時促請政府馬上再推出一次性現金措施,支援旅行社和旅遊巴士公司的老闆和員工。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21年07月15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