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論者以政府行為妨礙市場效率的論調,批評政府當局實施奶粉「限帶令」,及讓樓市軟著陸等一系列民生舉措。同樣的觀點,也成為質疑港府未來產業政策成效的立論基礎。
誠然,社會就個別政策的推行方式、手法及調度,有否改善空間而進行討論,能夠集思廣益,為改善施政提供重要參考。但動輒將當局的政策,曲解為與市場「對著幹」的反市場行為,既偏離事實,亦無助解決問題。
以政策穩住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調控樓市,及讓政府扮演經濟推動者角色的做法,既不罕見,亦非香港獨有。單以樓市為例,公屋、居屋等資助房的存在及受歡迎,正好說明政府介入市場的必要性和貢獻。香港現今樓市的種種失衡現象,與之前的資助房供應減少,市場過度依賴私樓來滿足住屋需要,有莫大關係。
將政府與市場的互動,簡化為極端的二元對立,在邏輯上也說不過去。平心而論,相信大家也不會否定市場也有失衡、失效的時候。否則,我們如何解釋次按風暴、科網股爆破,及經濟大蕭條等環球經濟危機的出現?若「市場萬能論」能夠成立,長期高踞環球經濟自由度排行榜榜首的香港,也不會出現貧者越貧、社會晉升階梯收窄、產業過度單一化,以至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等,亟待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再者,適度的政府行為,以理順長久積累的市場流弊,是應對香港當前面對種種社會民生、以至經濟發展問題的不二法門。例如剛實施不久的樓宇實用面積、實用率披露,及「清水房」展示等安排,便針對性地改善了樓宇買賣中訊息不對稱的現象。政府早前因應嬰兒奶粉短缺而設立的「港媽」電話訂購熱線,既加強資訊流通,亦有打通供應的作用。這些都是當局提高市場透明度,減低市民購買成本,糾正市場失效的典型例子。
至於「限帶令」和樓市辣招等措施,前者為香港嬰兒穩住奶粉供應,成效立竿見影。後者相信是在資產嚴重泡沫化,廣大市民置業遙遙無期的高風險、高期望落差環境下,而採取的非常手段。社會大眾就個別措施於操作上是否有更恰到好處的安排,不防多加探討。但問題的核心在於,私營市場只根據利潤最大化、價高者得等商業原則運作,普羅大眾的福祉並不包括其中。倘若政府因循成習,墨守成規,受害的肯定是廣大市民。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3年4月2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