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何謂言論和學術自由呢?如何做到既尊重別人,又不傷害國家主權的前提下,享到應有的言論和學術自由呢?這的確是種學問。筆者在上篇文章提到,言論自由不是絕對及無界限的,今次,讓我們探討一下以學術研究為前提,到底做研究前先要了解什麼守則。
對於港大學生會在其官方刊物《學苑》中提到探討港獨的文章,以及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提到社會要警惕有關言論,其實是否分別關係到學術自由及打擊學術自由的問題呢?
筆者身為眼科醫學院院長,就從醫學研究說起。在醫學研究上,一般研究工作內容除要符合醫學實際要求,還須在研究之前,先獲有關當局的道德委員會批准,例如研究如何救治眼疾,把某些病毒預先注入接受試驗者體內,這必因道德問題而不獲批准。
社會議題亦如是,有些問題是學術研究做不得的,試問大家會去研究如何犯法,又或研究如何打劫嗎?這些都是不允許進行研究的議題。至於港大學生會所謂在《學苑》提出探討港獨的問題上,我們又應以什麼角度和觀點看呢?
香港不是一個簡單的城市,而是個既特別、又複雜的城市。從殖民地時代開始,香港便是中西交融的地方,好聽一點,可說這地方有著頻繁的國際交流,實際一點,則是個各國陣營充斥的地方。
故此,英國政府在管治香港的時候,才會在這裏設立一個極具規模的政治部,以監控各國的間諜活動,及至香港回歸為止。
香港回歸祖國以後,這些涉及各國的活動更趨活躍,以美國駐港領事館為例,有報道揭示該領事館的編制由回歸前600人,增至現在的過千人,以一般駐城市領事館10多名人員已經足夠的「標準」而言,美國駐港領事館的人員數量足足比「標準」高出百多倍,可見它的工作不只是一般領事館這麼簡單。
外部勢力影響香港,甚至透過外部不穩定的局勢,從香港影響國家的安全,因此港獨這個議題茲事體大,涉及國家安全的,應否研究,確有很大的商榷餘地。
在考慮探討這個議題之前,其實不但先要想一想議題是否有相關可行性,更應考慮到這會否為事件帶來副作用,甚至危險,這一切均不可在忽視香港本身的歷史、政治和地理背景下進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國家的一部分,隨著清廷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期間因戰爭及當時形勢,香港遭分割並租借予英國。相信身為中國人都不會認同英國提出這般的不平等條約。
無可否認,經過英國時期,的確引發部分港人思考其身份及所屬之處,更有可能為部分港人帶來更多迷思,香港亦因此成為有機會影響國家安全的地方。
香港本身並無天然資源,食水食物均有賴國家供應,因此單在物資供應上,港獨已是不可行,何況香港自古以來便是國家的一部分,若探討下去,可能會引致市民更多不切實際且危險的迷思。
特首梁振英警惕社會要留意大學出現港獨的言論,繼而社會有很大的反響,顯然絕大部分市民都不希望香港走上獨立的道路,何況這樣的探討可能會帶來筆者在上文已述說的危險!至於《學苑》編輯辯稱,他們的意願不是要香港獨立,只是作為學術討論,但若無要香港獨立的方向,又何用探討「港獨」呢?
因此,筆者認為港獨之說,根本連學術討論也不應。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5年2月12日
原圖:bastillepos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