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陷阱,踩過、中過,就應該學懂躲避,譬如,標籤的文宣戰。
二○一九年的「反送中」、二○二○年的「武漢肺炎」,賣的,就是一句標籤,不用看內容,單從字面就看到負面者誰。
近日,這種手法又再出現,反對派媒體開口「谷針」、埋口「谷針」,一個「谷」字,一聽就知,並非好事。明明是為個人好、為社會好的政策,卻以「谷針」營造出一種詭計氣氛。政府應該帶頭控制社會風向,而不是被黃媒牽着鼻子走,天天有記者會,主動權在你手,大把機會公開更正字眼,告訴大家:沒有人「谷針」,如果真的要「谷」,那是在「谷」社會責任。
環顧全世界,似乎只得香港人如此身在福中不惜福,有免費疫苗不願打,還要嫌三嫌四吊高來賣。
先不跟非洲窮國比,就跟民主大國加拿大比。報載,加拿大已有超過一半人注射疫苗,但安大略省因人口眾多,疫苗供不應求,政府不惜把兩針疫苗由二十八天拉長至十六周,於是,市民擠在注射中心為搶先打針,幾乎大打出手。
至於英國、美國,為了盡早達至群體免疫,恢復經濟,都在鬥快打針,惟獨香港人有得打都不願打,買來的疫苗快過期了,還在咀藐藐問:打咗有咩着數先?
人在一個社會生活、在一個地球生存,要負很多責任,用少點膠袋,是對地球負責,那為甚麼打支針切斷病毒傳播鏈,不是作為人類應負的社會責任?不是為自己,不止為香港為國家,更是為地球,這理由,還不夠力嗎?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1年5月25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