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取自唐朝劉禹錫所寫的陋室銘)。出色或有潛質的學生,在哪間學校讀書都是一樣。而學校的主角,是學生,不是學校的操場禮堂接待室,能令學生接受到優質的教育,在於學生自己本身。
近日,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宣布在2015年轉為直資,其學費更有可能高達3至4萬一年,很多家長都對此不滿,引起風波。筆者認為該學校此舉是資本自由社會下的常態,本身並無不妥,外國例子俯拾皆是。反對轉直資,不是學校出了問題,而是社會對名校的一種病態情結。
香港家長,對教育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總覺得所選的學校,一定要優秀、出名,所讀的科目一定要有回報。筆者首先想指出的,是香港家長對名校盲目的執著。筆者年少時在加拿大讀書,某次正為升大學事宜向一位當地老師諮詢,筆者當時問那位加拿大老師,問究竟Calgary的大學畢業生收入高,還是Alberta省立大學畢業生收入高。那位老師一聽,卻毫無頭緒,非常茫然,完全不明白為何會把大學和畢業收入掛鈎,因為加拿大人都相信,求學所得的成果都是在乎於學生本身,而並非學校。現在回憶起,都不解為何那時自己會說此番說話,只能解釋筆者當時還年輕,十足香港青少年,凡是都以金錢掛帥,回首都自覺很莽撞。
比方說,一間大眾常光顧的酒樓突然加價,令到很多負擔不到的人無法光顧,從而怨聲載道,更試圖阻止此情況發生。這個比喻就是反映著目前荒謬的狀況,市民企圖阻止一間中學轉變為直資。一間中學,總有一個預定的資金去運作,每間學校的校董會都有自主權去決定怎去投放資源,得到政府的許可而轉變為直資,亦屬於它自主權的一部份。而香港早已定下學校的10%學費總收入給清貧學生讀書,已經是有考慮弱勢的需要。
雖然如此,直資中學需要大量資金去運作,大都投放在教學設備上,這些增加的成本,也只是為了吸引那些天資聰敏的學生,是一種市場策略。真正能否讀下去,亦要靠學生本身。筆者不會反對此等行為,這幾乎發生在每一個國家,在美國,全國最好的8間大學所組成的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都是私立大學,其名列在前的有哈佛大學、耶鲁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等。
其實,香港只是有幾間中學近年轉為直資,大部分水準高的中學仍是政府資助。只要學校做好與家長、教師、學生等持份者的溝通,實在不應視轉直資為洪水猛獸或無限上綱。
圖:heritage.gov.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