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創新創業,大家的焦點大多會是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不少地區,包括香港,往往都把打造了多少家「獨角獸」放在口邊作為業績。可惜的是「獨角獸」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想要培養就能培養出來,同時很多「獨角獸」的成功靠的是顛覆式創新,而隨著被顛覆的還有無數的傳統企業以及他們的員工。「一獸功成萬骨枯」,不單會犧牲整個業態的生態,令不少傳統企業及工種消失,也改變了原本業態的員工及生產關係。亦有一些「獨角獸」,為了企業的成長、迅速取得市場佔有率,不惜犧牲股東的盈利,靠「燒錢」搶市場,製造壟斷,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況,也往往不可持續。
因此,筆者的一班歐洲朋友發起了「斑馬運動」,我也把這個運動引入了大灣區,成立了前海「斑馬星球」加速器。「斑馬運動」目的是鼓勵健康的「斑馬」企業。「斑馬」既黑且白,既是新經濟,也是舊經濟、既是虛擬經濟、也是實體經濟,是新舊、虛實經濟的結合。它可以是一間向新經濟轉型的傳統企業,例如格力、美的,也可以是新經濟企業走向實體化,例如大疆。大疆即是「獨角獸」也是「斑馬」,因為他們把無人機帶入了很多傳統行業,例如農業,滅災等,協助他們提升。
「斑馬」及「獨角獸」企業均有創新,只是形式不同。獨角獸企業企圖顛覆及改變原有的生態,以顛覆式創新去創出一套他們自己的生態系統。而「斑馬」則是適應原有的生態,在原有的生態鏈、價值鏈去作改良式的創新。「斑馬」既考慮社會的目標,也會以盈利為目標。
「斑馬」——既互相競爭、也互相幫助、共贏共生,一同打造行業的優秀,一同做到「成行成市」。「斑馬」也會為員工「賦能」,提升員工的價值,一同透過創新去解決市場的痛點,利用產品及服務創新、流程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去為創新驅動經濟作貢獻。在今天資源愈來愈稀缺,社會需要更多以整個創新生態系統、整個行業為主體的「斑馬」企業一同發展,這樣才能令社會得到幸福及保障。作為學歷史的人,筆者留意到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從來都不是只靠幾個顛覆式創新發明,而是靠無數的改良式創新。量變會產生質變,每一個「斑馬」的微小改變,慢慢會累積成為質變,改變了行業的模式。例如在新冠疫情下不少企業都向電商轉型,也有不少企業加快數碼化及自動化的步伐。當然也有小部份「斑馬」有機會變成優質的「獨角獸」。我們並不排斥「獨角獸」,只是社會不可能只靠「獨角獸」去作翻天覆地的改變。大灣區需要更多「斑馬企業」,透過漸進和改良式創新,去轉型升級。這樣整個行業、經濟、社會才能一同進步。
「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筆者認為大灣區需要培育多些「以需求帶動科研、用技術造就產業」的「斑馬企業」,以助實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和中小微企業協作配套作用」的願景。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