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二十年彈指過,猶記二十一世紀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學習四大導向,此即學會怎樣理解(Learning how to know)、學會怎樣做(Learning how to do);學會如何與人相處(Learning how to live together)以及學會成就自己(Learning how to be)。有教學專家引申,如何理解、如何做好是科學創新探究的目標方向,後兩者的「怎樣與人相處」、「怎樣成就自己」是文科精神發揚的必須;亦有認為四者是難分軒輊,這就是全人教育,應走的道路,是任何學科教育課程的總體目標,由「知識」的掌握,到「技能」,到「態度」的建構,更重要是循環漸進,建立屬於個人成長的價值觀,此一價值抉擇與定格,應是利己利人、良性的內外循環啟動,從而能走進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境界,實踐學習互動的真諦。
學習,當然要有頂層的價值教育鋪設,但說時容易卻又步步艱難。年齡有代溝、喜愛有異樣、階級有不同、種族有你我衝突、社會文化、生活習慣千差萬別,更難磨合的是,列國制度建立後,國家要有不可挑戰的權力與屬國人民有必要的權益。同一天空下,要有同一夢想,這夢想,永遠都只能是夢想而已!看今天的中美兩國撕磨不堪,再看日本悍然藉國際混亂的大局,要將福島的核污水排入海洋,麻生副相更說,將會排出大海大洋的核污水,可飲用無疑,可見由權力並有影響力的政客推動價值教育之猙獰,刻薄之至!和平、良善、友愛等核心價值要普世化,是何其艱難!
日民守禮 國家對外張狂
今日,接種疫苗之年輕人有增多趨勢,就問一位願意主動接種疫苗的大學生,原因何在?「我並非響應政府的呼籲,而是很久沒有旅遊,特別是喜愛的日本,快種快通關出行!」愛情浪漫故事看多,喜歡對方就必須連全部缺點一併接受。筆者去過日本多趟,有帶領學生作歷史學習遊歷,亦有私人悠閒自由行,觀感印象都好,疫情前的一次日本行,於京都市中心尋找晚膳之處,穿梭橫街窄巷,近20分鐘路程,筆者刻意找尋街道垃圾藏身各處的暗角,只發現一根煙蒂在地。無疑,整潔市容,日人守規有禮,辦事重細節,這是港人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都稱讚。
但日本國家行為的內外不一,兩套標準,殘酷侵華史的案例、鐵證多得很!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難,導致受輻射的多樣物質流入大海,那時候,自然災害是情有可原,但十年過去,日本對如何處理核廢水,確是人為地把心一橫,用最經濟的方法倒入大海了事,不少海洋生物學以及科學專家經已鄭重說明,日本的一意孤行,這將造成世紀的海洋污染災難,讓人氣憤的是,日本一意孤行,卻得到盟友美國的一味包庇,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感謝」,稱讚日本宣布排放核廢水的決定,做到了「透明公開」,難道由美國控股的、註冊專利的「民主」價值主導下,只要透明公開,就什麼都可以?什麼都是有價值?並具教育正面意義?這裏又不得不提,今年是保釣運動50周年,事緣1972年,美國結束對沖繩的佔領,不顧中國大陸、台灣的反對,竟將釣魚台連同沖繩移交日本,這是「透明公開」的私相授受,由此引發掀動華人世界的保釣運動。
執意包庇 華府雙重標準
今天,日本發表《外交藍皮書》提及「台灣對日本是極為重要的夥伴」,但看過去五十年,台灣漁民前往屬中國領土的釣魚台捕魚,被日本拘捕再被重罰的辛酸個案多得很,這樣對「極為重要的夥伴」的長期欺侮,行嗎?
說到底,無論從歷史淵源、地質結構、法理依據乃至台灣漁民傳統悠久的作業漁區而言,怎能說這是日本的固有領土呢,同樣,從法理情義的多角度衡量,美國又有哪一點站得着腳?可以斷然將釣魚台劃歸日本呢?
翻閱點歷史文獻,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國元首公開發布的《開羅宣言》,再至1945年7月針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並促使日本投降,再由中、英、美三國聯名發布《波茨坦公告》,是年8月14日,日皇裕仁公開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羅約與波約排列,莫說釣魚台根本絕不可能歸入日本,再追深一點,琉球國歸屬日本仍大有疑問!事實上,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侵略得手,將之改名為沖繩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侵略戰敗,其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包括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必然要悉數歸還中國!
弱肉強食,過去美國將沖繩及釣魚島劃歸日本;今天,美國公開以「透明公開」稱讚日本倒核廢水入大海,執意包庇,有恃無恐的,是美軍與美鈔,並由美國說了算且舉得高高的「民主」價值,順者事事生,逆者事事亡而已!只問一句,假如今天倒置核廢水入大海大洋的是中國,美國必然發起保護民主、人權、人道的價值旗旌,呼喚同道盟國,拉高分貝,不能容許中國「滅絕海洋」的了。回歸淳樸的校園,推動價值教育,必須要事實與公道!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5月1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