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世紀疫情令世界秩序大變,新聞行業亦在尋找新方向。正當社交網絡的回音室效應把傳媒業界推向激進新聞主義之際,也有人嘗試從相反角度出發,關心受眾的精神健康,目標是在疫症的低氣壓下能減低全球自殺率──當中一個情況極為嚴重的國家是日本:去年的自殺率為11年來首度上升,女性自殺率更急增近15%;另一個教人憂心的國家,是疫情一直嚴峻的印度。
牛津大學的路透新聞研究中心最近便從「促進精神健康」的層面,審視傳媒業的責任及未來發展。過去新聞界就精神健康(尤其報道自殺事件)的對策,往往只屬於提示性質,例如:在文章或報道的起首表明「內容可能會令人不安」、把如何求助的方法列出、避免把過程寫得繪聲繪影等等。
付費訂閱平台注入新動力
然而,自從社交網絡普及致使新聞追求廣傳以後,上述的對策已不足應對目前形勢。筆者便曾經見過,某新聞平台在一單自殺報道的下方,以「你可能會有興趣……」之方式,再貼上過去多段自殺新聞的超連結──背後究竟是疏忽還是為了追求點擊率,自是不得而知,卻不禁令人搖頭嘆息。
顯然,只靠製作更多正面報道(像NBC晚間新聞的《There's good news tonight》環節),力度絕對不足。不過,西方新聞界近期有一個新發展,卻為傳媒如何關注精神健康問題注入了新動力:愈來愈多有名的專欄作家直接叫受眾付費訂閱,這種以newsletter模式運作的平台(目前最成功的是Substack)對讀者最大的吸引力,是不用再受社交網絡之演算法規限,也就是要跳過很多不想接收的內容,才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文章。
避免對新聞受眾帶來創傷
專家認為,以上趨勢將令作者和讀者的距離進一步拉近,發展出可被稱為親密新聞學(intimate journalism)的一種新形態。
雖然這樣會令作者更容易牽動受眾的情緒(以致作出激烈行為),但是從解困角度,傳媒業界整體反而必須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加深對精神健康的認知,從而不論在報道任何新聞故事時,能夠避免在缺乏知識或意識下,對受眾帶來精神上的打擊以至心理創傷,特別是有關種族問題以及其他敏感政治事件。
近年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均強調傳訊與新聞研究必須「去西方化」(de-Westernization)和「去殖化」(decolonization),是故今次路透新聞研究中心亦有探討,到底現時主流社會所謂之「精神健康」,其理論框架會否過分傾側以歐美白種男性為基礎,而脫離其他地區的實際情況。舉例而言,很多人或許對印度有「熱愛瑜伽、冥想之地」的印象,因而看輕了該國目前心靈健康的問題。專家指出,傳媒其中之一的社會責任,正是打破這一類刻板觀念或固有印象。
反觀香港,眼下社會充滿忿憤,新聞傳媒又能否把握親密新聞學的新趨勢,引領我們去到一個更富希望的未來?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4月28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