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吳康民
在報上看到一篇短文,批評中國人不讀書。說在飛機上的中國人,不是玩iPad,就是打遊戲機,沒有人閱讀。在機場候機時,中國遊客大多在穿梭購物,大聲談笑,比較價格,就是沒有人閱讀。安靜讀書的大多是歐洲人。在香港見到的也大多是「低頭族」,玩手機、遊戲機,很少見到手捧一本書在安靜閱讀的。
這位批評者也許有點以偏概全。但應該說,閱讀的風氣的確淡薄。青年人很少看課外書,知識面窄,有人看的也是一些流行小說。
這位批評者還說,世界上最愛閱讀的是以色列猶太人。猶太人的聰明睿智世界有名,做生意頂呱呱。
我經常呼籲,青年人的閱讀是十分重要的。記得我曾批評我所主持的學校圖書館,每年淘汰出一大批沒有人閱讀或少人閱讀的書籍。其中就有中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等,還有五四以來的不朽著作:茅盾的《子夜》,以至冰心的《寄小讀者》等等。當然,這與教師沒有認真指導課外閱讀有關。但青年人沉迷在打遊戲機和上網,沒有自小養成博覽群書的習慣,實在可嘆。
少壯不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老大要補課就十分困難了。我也常常說,到大學學習分科時,選理工科的應懂若干文史常識,選文商科的也要學點自然科學。如果對大學畢業生來個通識測驗,能過關的恐怕不多。現在我的四歲小孫子就已經沉迷於iPad,玩電腦遊戲,長大了是否願意博覽群書,我實在不敢保證。
有學者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香港學生語文課的範文不讀,中國歷史變成選修,課外閱讀不振,國民教育被擱置。難怪有一位外國人有此一問:「為甚麼中國人都在打電話或玩手機,而沒有人看書?」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5年2月2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