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黌閬
逾一年的抗疫生活,市民都感到疲累和厭倦。執筆之時,特區政府計劃以「疫苗氣泡」為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基礎,最快本月底開始分三階段放寬食肆防疫要求。簡單而言,政府不再接受食肆以「填資料」方式去取代要求顧客使用「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的要求,同時若食肆員工及顧客都已接種政府認可的兩劑新冠疫苗,則最終會容許食肆每桌最多十二名顧客。
上述措施一公布,果然又再罵聲四起。甚有「立場」的網上媒體,隨即訪問所謂「黃店」,指一定不會遵從要求、絕不「強迫」員工和顧客接種疫苗云云。至於壹傳媒旗下媒體《蘋果日報》,在措施公布當晚亦發布一篇報道,引述所謂巿民的言論,稱政府「夾硬嚟」,質疑政府的「勒索」行為對防疫無幫助,只令市民更反感云云。另外,極有可能擔當忠誠反對派角色的民主黨,其主席羅健熙也質疑,為何要強制顧客用「安心出行」才可延長食肆營業時間到凌晨十二時,並用戲謔口吻反問:「你個APP識消毒架?」
民主黨政客和接受《蘋果日報》訪問的巿民,不滿政府提出的新措施並不出奇;事實上,筆者對政府的抗疫表現同樣有保留。只是意見歸意見,道理還是應該說清楚,對於反對者的質疑,筆者還是希望商榷一下。
首先,以戲謔口吻去質疑政府政策,固然可以在網上「呃Likes」,畢竟今日討厭政府的巿民不少,當中又以民主黨等反對派政黨支持者為甚。只是,羅主席或許貴人事忙,早已忘記不足一個月前的一單新聞:一家意大利餐廳公布,要求光顧的顧客全部使用「安心出行」,不再接受「填紙仔」入座,其中一個原因是餐廳曾發現有客人「填紙仔」時使用虛假名稱和手機號碼,更有人將自己的名字寫為「米奇老鼠」、居住在迪士尼樂園。
到底填假資料的現象是否普遍?筆者不敢肯定,但亦相信沒有人夠膽否認,填寫假資料的事每日都在發生。行文至此,一定會有人問:「在不確定有多少人違規的情況下,就抹煞市民填資料的選擇權,公平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先思考:一個有機會出現「填假資料」的防疫規定,是不是漏洞?若是漏洞,在防疫抗疫大前提下,政府應否堵塞?答案,其實相當清楚。
至於說政府的新措施是「夾硬嚟」和「勒索」,在此,筆者謹跟大家分享一宗案例。歐洲人權法院本月8日裁定,強制接種疫苗不僅沒有違反人權法,而且在民主社會中可能是必要措施。報道指出,雖然裁決沒有直接涉及新冠疫苗,但專門研究歐洲人權法院的專家赫維尤(Nicolas Hervieu)接受《法新社》記者訪問時就直言,此一判決「增強了在當下新冠疫情中強制接種疫苗的可能性」。
是的,歐洲人權法對香港並無約束力,但該判例卻正好向一眾堅信「外國月亮特別圓」的市民說明,即使是「強制」要求接種疫苗,若是為了防疫和公共衛生,亦不一定屬侵犯人權。更何況,如今政府並沒有強制接種的要求?對顧客而言,堅拒接種者,大可外帶或留家進餐,而飲食業員工,若因醫學理由而不宜接種,亦可以申請豁免,如此安排,大家撫心自問,真的不合理嗎?
原文轉載自《幫港出聲》 2021年4月14日
原圖:文匯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