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寶?
香港有寶?

政府於1月15日起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顯示香港的重點不再是吸引資金來港,而是想要人才和優化年齡結構,重人才而棄錢財。

香港社會老齡化嚴峻,勞動人口會由2018年開始下降。工作人口減少,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嚴重制約社會發展。政府只有竭力制訂人口政策應對,合理利用寶貴的人力資源,釋放潛在的勞動力,引進人才,方可保持香港的生命力。

香港向來是個移民城市,海納百川的特性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於此,本地人、舊移民和新移民一同創建了今天的國際都會。然而,近年來國際都會的包容性盡失,排他性劇增,除了拒絕引入外勞,部分港人亦以敵視的態度對待新移民,視他們為蝗蟲,即使在港生活困苦也「賴死唔走」,搶奪社會福利。

不過,他們往往看不到銀幣的另一面。相當多的新來港人士不但並非蝗蟲,他們有一技之長,或在內地考獲專業資格證書,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由於此類資格證書在香港不獲承認,或香港缺乏相關市場,或因無法忍受職場對新移民的歧視,使得他們難以在香港投入勞動市場,難以有效發揮自身能力。

有任職專門服務內地新來港人士的友人說,每年都接獲不少求助案例,新移民感到香港居住環境狹窄,學歷不獲認可,而最難受的是遭「港人」白眼,對香港心灰意冷,想到不如歸去,但礙於戶籍已取消,歸路已切斷才打消念頭。最近保安局表示正與內地研究返回機制,讓持單程證來港人士可放棄香港身份證,重新申請內地戶籍,返回內地生活,令新移民多了一個選擇。港人對此應感到可喜,抑或可悲?

若我們願意看看殘酷的現實,便有理由為這片「寶地」的前途感到憂慮。按多項世界性的調查,香港在競爭力、宜居性等等排名都逐年下降。香港大學曾佔亞洲首位,但已給東京和新加坡的學府趕過,世界排名更由2010年的21位跌至去年的43位。即使維持二十一年的最自由經濟體,今年只比新加坡多0.2分。連年內耗,把精力全押到政治議題上,把寶貴的人力資源拒諸門外,只破不立,智者所不取。即使香港真的有寶,也要有人將「寶」掘出來。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5年1月30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