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及優質的人力資源是香港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政府因而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以吸引外來人才和釋放勞動力為主的優化人口政策未來方向。當然,作為規模小的開放經濟體,香港在全面推展富競爭性的人才計劃時,不能單純按本土狀況思考,更須協助青年向上流,以實現永續發展為目標。吸引外來人才惹爭議。
政府於2002年首次成立人口政策專責小組,表明香港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香港的人口能夠維持及推動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及後於2007年成立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集中研究如何為退休後選擇回內地養老的長者提供便利和支援,及研究內地婦女在港所生子女返港就讀和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內,行政長官梁振英以優化人口、創建未來為目標,提出五大策略,包括釋放本地勞動潛力、培育本地人力、吸引外來人才、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和積極樂頤年。當中以吸引外來人才一項最進取,亦最具爭議。
本港的生育率持續偏低,過去10年徘徊在0.9到1.3之間,遠低於維持合理人口替代的2.1。
與此同時,本港人口卻急速老化,預計2041年的勞動人口,將由頂峰的371萬跌至352萬人,佔總人口不足一半;2022年至2029年間,更會出現勞動人口減少引致經濟負增長的問題。因此,政府有責任透過吸引外來人才去「追落後」。
須指出,今天的香港,任何政經發展和社會形勢,都須考慮到與周邊城市的互動,以至與內地的融合;這也是香港在分析和制訂「人口政策」時值得留意的一個特點。其中,在統計生育率時,早已不再是單純地依據所謂自然人口的變化,還有「單非」(父母其中一方並非香港永久居民)和「雙非」(父母雙方都不是香港永久居民)子女,以及主要來自內地的新移民。
應協助青年向上流
自回歸以來,來港新移民多達83萬,當中98%都是港人內地配偶或子女,再加上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3歲,較全港年齡中位數年輕10年,亦有八成具中學以上學歷。因此,他們不但是香港近年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更是推動香港長遠發展的寶貴人力資源。其實,在全球一體化下,人才之爭早已超越國界,成為全球性的競逐,能否撇除本土保護的阻障?如何吸引移民第二代回流、吸納外來優才和專才,以及鼓勵香港學生參與內地和國際機構的實習交流?這些都是充實香港人才儲備和提升香港人才質素的關鍵考量。
新人口政策既是為了增加勞動人口,維持經濟動力,促進經濟基礎多元化,就必須令香港的年輕一代對未來有憧憬,亦須確切維護他們向上流動的成長階梯。
就此,第一,政府在制訂有關吸引外來人才計劃時,須以增加就業職位或提升職位層次為目標,而不是以外來人才取代本土人才的「一換一」。
第二,全面檢視和糾正目前普遍存在的職位與人才的失衡與錯配問題,並且透過推動經濟多元化,為青年提供充裕的生涯發展空間及選擇,更讓青年有機會建構理想的發展及生活,協力推動社會發展。
第三,做好教育和培訓的工作,協助年輕人做好由就學過渡到就業、創業階段的生涯規劃準備;同時,要確立職業教育的價值,為未能直升大學的年輕人,提供另一可行選擇。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持續進修,讓年輕人能持續提升競爭力和建設力。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5年1月30日
原圖:chinanew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