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於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2+2會晤引起國際社會廣泛討論;代表中方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二人毫不客氣的態度和強硬的措詞更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楊、王二人的談話內容中,歸納出中方在此次談判中冀清晰向美國以及世界闡述的三條底線,以更好理解國家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句話在很多場合,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發言,也有提過。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自2003年起發表《理解中國共產黨韌性:中國民意長期調查》,中國人民對政府的滿意度由2005年的80.5%上升到2016年的93.1%。而美國著名公關公司愛德曼發布的2020年信任指數(Edelman Trust Barometer)指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度達95%,名列全球第一;反觀美國政府只得48%的國內民眾信任,在受訪國家中列倒數第二。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政府一樣幾乎得到國民全面的愛戴嗎?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切合中國國情的制度。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由一窮二白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經濟、生活、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中國共產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帶領逾七億農村人口脫貧,在人類發展史上創下世界紀錄。全世界有哪一個國家做到如中國般的成就?當然,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只是美國的六分之一,這代表我們依然有很大的建設空間,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努力不懈繼續建設現代化強國。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及其制度安全是不可觸碰的紅線。美式民主五年前選出了毫無從政及管治經驗的特朗普,實行「美國優先」、極端民粹、自以為是的單邊主義。期間,少數族裔歧視嚴重、社會持續動盪不穩、貧富差距日益加劇,亂象頻生。就在兩周前的3月16日,美國佐治亞州槍擊案造成8人死亡,當中6人為亞裔。事隔一周不到,科羅拉多州於22日的槍擊案又導致10名無辜市民喪命。國務院於3月24日發表的《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進一步指出,美國號稱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護理能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卻一片混亂,結果錄得三千萬人確診、五十多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的數字,穩坐「全球第一」的位置。
反觀協商民主作為中國的政治協商制度,由中國共產黨一黨領導、多黨合作,選出從基層打拚、有過數十年歷練、身經百戰的習近平及其領導班子,積極有為,為經濟、為民生奮鬥,帶領中國在2020年打贏了一場漂亮的戰「疫」,成功控制國內疫情、迅速復工復產,成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在2020年唯一錄得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這已是中國制度優勢的鐵證,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國家和人民一份亮麗的「成績表」。任何國家不應、亦無資格挑戰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脅迫其制度和國家安全。
無法攻擊中國的治理水準(governance),美國則轉而攻訐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行使「種族滅絕」政策,被中國批評為「世紀大謊言」。筆者必須指出,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代初,維吾爾族人口有300多萬人,今日在新疆的維爾族人口已超過1200萬人。世上哪有「種族滅絕」可以令一個族群的人口在幾十年間翻升三四倍,人均壽命從三十多歲提高到七十多歲?
須正視政治現實
對於中方列舉的三點,筆者認為對香港讀者而言有以下啟示:
一、香港自古以來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與《基本法》第一條的條文相呼應,也是香港人必須接受、不可否定的政治現實。同時,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屬於中央政府事權,任何外國勢力均無權干涉。香港人必須思考:我們來自何方?身處何地?以後要往哪裏去?
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必然是最好的。好的制度應該切合當地的歷史軌跡、文化背景、社會需要、人民的要求,制度的好壞也不是外人隨意可以評論的。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允許不愛自己國家及其制度的人進入管治團隊。「愛國者治港」亦然,天經地義,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宇宙真理」。
三、反對派與外國勢力勾結,圖謀「攬炒」、「港獨」,甚至推翻國家政權,是極為愚蠢的行為。利用香港作為平台來圍堵自己的國家,嘗試挑戰國家的制度安全和執政政權,將「內部矛盾」轉化為「敵我矛盾」,是任何國家和地方均不能接受的。美國可否容忍其內部政治勢力勾結俄羅斯(或當時的前蘇聯)?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於接見港澳政協委員的時候也指出,希望香港在恢復社會穩定後,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深層次矛盾,中央政府會全力支持。我們必須先正視本港的政治現實,以此為出發點,在確保香港社會政治情況穩定下來後,經濟民生問題才有更大的改善空間。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3月31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3****26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