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開啟了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建設。按照決定,除特首和立法會選舉須要作出調整,特區政府亦須要優化吸納賢能的制度,確保將來可吸納愛國愛港的有識之士為服務特區政府、建設香港出謀獻策。
吸納人才一個重要環節是諮詢架構。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金耀基提出「行政吸納政治」理念,成為日後港英政府吸納人才的重要依據。金氏提出將民間的政治力量吸納到政府體制內,目的就是將民間精英的知識及經驗轉化為提升管治的動力,減少社會對政府施政的不滿、避免衝突。當年有不少社會意見領袖被吸納到諮詢委員會,並發揮影響力。
有識之士願為國為港貢獻
「行政吸納政治」在香港回歸後雖仍有繼續,但由於代議政制的發展,其重要性下降了,未能做到有效廣泛吸納賢能。事實上,香港仍有很多有識之士,對社會發展有期望,更抱持為國為港貢獻的心。特區政府若能夠聽取這些有識之士的意見,將施政做到更貼心,可提升施政效能、造福市民。
然而,特區政府未能廣泛吸納這些人士,收為己用。相反,攬炒派乘虛而入,散播反政府、反國家才是真正出路的錯誤訊息,不斷培植反中亂港勢力。特區政府若果能夠懂得聽取青年和知識分子的意見,將施政做到更貼心,可將這力量轉化為推動政府施政的動力。
近年香港政治生態在攬炒派操作下被嚴重扭曲,攬炒派政棍經常顛倒是非,不斷對政府官員、有心服務社會的正直人士進行抹黑及人身攻擊。社會以「熱廚房」來形容進入政府。有人揶揄:「如果你自命EQ夠高和兩袖清風,可以嘗試擔任問責官員」。
「廚房」太熱,令有識之士對進入政府避而遠之,寧願選擇在商界、學術界發展,導致特區政府管治出現問題,人才儲備也青黃不接。
因此,落實「愛國者治港」,特區政府有必要做好吸納人才的工作。回歸前,特區政府設立不少諮詢委員會架構,吸納不少社會人士作為委員,在政策推出前聽取持份者的聲音。同時,透過諮詢委員會成員,將政府的訊息傳達給相關組織或市民。然而,現時政府對諮詢委員會的重視程度較低,委員會數目雖多,但會期又相隔太長,官員未能與委員深入溝通,諮詢委員會未能充分發揮助政府掌握民情民意、提升管治的功能。
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來自業界精英,但諮詢委員會經常被攬炒派扣上「小圈子諮詢」的帽子。政府有必要擴大諮詢的成員組織,更加廣泛聆聽專業團體、市民的意見,避免諮詢「走過場」。
完善招攬賢能渠道
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推行名為「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目的是吸納青年參與諮詢架構,聽取青年的意見。然而,這項計劃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印象,是否真正落實吸納更多青年為政府提出真知灼見,公眾很想知道。
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相信香港的政治氣氛大為改善,有利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建設香港的力量。希望特區政府與時俱進,廣開言路,主動招攬不同賢能人士加入各諮詢架構,對於在諮詢架構表現卓越的青年才俊,政府可考慮吸納為管治團隊的成員,形成成熟的政治「旋轉門」,提供更多機會讓青年才俊效力特區和國家。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21年3月13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