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比例代表制 可凝聚政治共識
取消比例代表制 可凝聚政治共識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中央主導香港政改,明言要完善現行制度內的漏洞和缺陷。執筆之時,改革細節雖尚未出爐,但重點建議之一,是希望透過「雙議席單票制」,篩走激進勢力,兼提升施政效率。


M+1法則 從議席推論政黨數目


政治科學領域有所謂「M+1法則」,意思是在選舉時,理論上候選人數目最終會比選區議席數目大於1,並從而可推論出一個地方的活躍政黨數目將有多少個。


例如在實行單議席選舉的地方,由於得票過半數便必然會獲勝,於是各選區往往變為兩強對決,亦因而衍生出「兩黨制」(two-party system)。


相對而言,比例代表制選舉由於各選區有多個議席,所以會造就「多黨制」(multi-party system),像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最大的兩個選區(新界東及新界西)皆有9個議席,故根據「M+1法則」,香港相對活躍的政黨約有10個。


初選表面民主 實鼓勵政客激進


過去70年,全球政界及學術界對兩黨制和多黨制的效益持續激辯:兩黨制經常被批評為「大黨說了算」而犧牲了小眾利益,甚至令落敗一方被完全孤立;至於多黨制則因「入場門檻低」而令議題過於分散,加上激進派能夠更輕易進入體制,以致極難凝聚社會共識,於是施政與管治均舉步維艱。


香港則是上述兩種情況皆有出現:這邊廂,區議會選舉採用「單議席單票制」,於是多年來由建制派主導(當中又以民建聯為核心),長期忽略民主派訴求,然後2019年區議會「由藍變黃」,卻輪到民主派全面激化區議會,並漠視建制派選民需要;那邊廂,立法會地區直選由於實行「比例代表制」,結果近10年的議會總被激進少數牽着鼻子走--泛民變得慣常用肢體衝突示威,建制則因為各式拉布而處處顯得被動。


或曰:美國政壇不正正是兩黨制嗎?為甚麼當地議會也是愈來愈激?現時學者的普遍共識,卻並非歸咎於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民粹手段,而是指「初選」這個制度也有如比例代表制般的系統性缺陷,令民主共和兩黨內的少數激進聲音,獲得公開狠批黨內主流的機會。


相信讀者也有印象,美國所舉行的初選,必然會安排10多名參選人一齊同台公開辯論。透過激進派不斷打擊黨內相對溫和的派系,初選把黨內各大大小小的矛盾放大並公諸於世--研究發現,初選必然使政黨內部裂痕加深,長遠更削弱政黨之公信力及權威,以至令執政黨的政治能量大幅下降,影響管治威信。


換言之,不論是比例代表制或是初選制度,表面上好像是更「民主」,能讓更多不同類型的聲音進入政治舞台,但實際上卻是鼓勵了從政的人透過變得激進而確立「市場定位」,並透過打擊主流派系來令自己更加「出位」,結果必然是令社會日趨分化,步入民粹政治--因為這種制度缺陷,德國極右勢力威脅執政聯盟而導致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不尋求連任、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高漲而引發國會山莊之亂、英國則出現反移民潮而最後正式脫歐。


兩黨制參選人更願妥協 擴票源


就算香港立法會今天已由建制派主導,但以比例代表制產生的地區直選議員,仍是會出現議員為求出位而變得極激進,並不停怒罵官員的現象;加上,以行業為依歸的功能組別議員令利益分散,於是即使是惠及全社會、並符合國際大勢的「固體廢物徵費」和「禁電子煙及加熱煙」兩條草案,目前在立法會竟然面臨被建制派拉倒的命運。建制扭盡六壬也要否決政府議案,如此匪夷所思之舉措,足見現時本港政局有何嚴重缺陷。


相反,在兩黨制下,由於得票比率要超過50%才可穩勝,故參選人一般會更願意妥協,務求盡量擴大票源。以技術層面來說,在兩黨制下,政黨往往要「大包圍」許多議題來鞏固各界支持,因此會推出理念較強的全套政策(又稱「批發政治」,即wholesale politics);與此相對的是務求短期搶奪選民注意力,只求譁眾取寵甚至只顧抹黑對手的petty politics,也就是小心眼的「散銀政治」。


將來所謂「具備香港特色的選舉」又會如何?若一如傳聞,香港實行「雙議席單票制」的話,那麼按照「M+1法則」的推斷,本港的政治版圖應該會整合成3大板塊(2個議席加1等於3)。然而值得留意的是,這3大板塊卻很可能不再是回歸前以至回歸早期,以民建聯、自由黨、民主黨為首,所分別代表的傳統左派、商界和民主派。


具港特色選舉 現新第三勢力?


從當下局勢分析,整個泛民陣營不單會被連根拔起,更會因為港區國安法和宣誓要求等措施,在往後一段日子也將難以入閘參選。也就是說,除了「傳統左派」和「商界」兩個板塊,視乎中央如何部署,將會有新的「第三勢力」出現。


中央有很多選項:想法之一,是如果想撈取泛民票源,那扶植過去被標籤為中間派的組織(例如民主思路)作為「忠誠的反對派」,藉以制衡左派爭取福利和右派只顧經濟,並代表中產發聲。


另一選項是,若然中央打算提升來年特首選舉之「可控性」,以避免過去兩屆個別商界勢力刻意搞局的情況,則傳統左派陣營可以進一步分工:民建聯繼續是建制第一大黨,主要服務本地「藍絲」,政治定位相對中產;同時工聯會的勢力將會擴大,除了服務過去的工人階層,亦聚焦為數過百萬的新移民,從而成為政壇第三勢力,形成經民聯及工聯會在立法會內的政治光譜兩邊,民建聯在中間之局面。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1年3月8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4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 shuyicai58@gmail.com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视频聊天记录删了
    • shuyicai58@gmail.com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吐出粒液体状卵子稍用剑尖刺穿这卵子分割成64分,从此世上再无死人啦!嘻嘻嘻嘻嘻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