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雷鼎鳴
十年前的二○一○年底及二○一一年初,出現了所謂「阿拉伯之春」的多宗政治事件,席捲北非及中東十多個國家。有群眾以民主之名推翻了多國領袖,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之手輕易可見。但正如內地著名學者評論家張家維教授所言,「阿拉伯之春」很快便成為「阿拉伯之冬」,各國的政局難以平伏,社會動盪,甚至爆發內戰,經濟崩潰,有些新上台的領導人比過去更獨裁。十年前的動亂,已成為歷史上政治運動的反面教材。民主運動的國際聲譽大跌。
美國有一個主要由美國政府撥款的非政府組織「自由屋」(Freedom House),近數十年來一直都替世界各國的民主及自由程度打分。據其報告,從二○○六年開始,世界各地的民主程度持續出現倒退,不少國家的人民似對民主體制出現懷疑。我查過它所打的分數,發現中國是世界得分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在「政治權利」方面竟然是負一分,比北韓的零分還要低。
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對手,美國政府撥款支持的機構對中國有此評價,可能是美國政府心戰的策略,不值得驚奇。但中國的低分數,邏輯上卻對這機構甚至美國政府帶來很大的尷尬。「自由屋」號稱要在世界推動民主發展,但中國近四十多年來,卻是經濟與社會發展最成功的國家,人民的滿意度也達百分之九十三,你把它的體制愈說得一文不值,愈是顯出你所用的標準有問題,亦使人感到民主體制的管治有效性存在着不願被人發現的短板。
早在二十七年前,我便開始在報章撰文分析民主制度的優點與缺點。根據經濟學界的理論研究,無論投票方法如何,人民也總有誘因及方法不按本意投票,亦即投票結果必可被策略性操控,投票結果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民意。在今天,不少港人應已認識此點,操控投票結果已在很多實例中被報道,近月有多名政客被拘捕,也與他們涉及操控有關。
但對民主選舉信念的最大打擊,恐怕是人民發現它可輕易被民粹主義騎劫所致,其中特朗普成功地靠民粹主義上台,又有效地造成美國社會嚴重撕裂,更是鮮明的例子。從此等現象我們可見,一些巧言令色但不學無術無德無才之輩,通過民主選舉竟可輕易竊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其政策禍國殃民的本質才水落石出。
在民主選舉中誰人會贏?不一定是真正有才有德之士,而往往是某些因說了幾句討好選民的話便紅起來的人。我在香港常遇到一些人,因某些人發表過幾句中聽的說話便認為其人可當特首,此種評論頗為可笑,但反映出一般投票者根本對誰人有管治能力毫不掌握。民主選舉建基於此,問題早晚會出現。當社會嚴重撕裂時,問題還會更嚴重,對立的雙方醉心於打倒「敵營」,投票選舉又有何意義?
不過,這絕非說民主制度毫無優點。我認為它的最大優點是相對而言,權力的轉移較為和平穩定。但特朗普煽動的國會山莊事件也使此優點蒙上陰影。
民主制度並不能確保當選之人德才兼備,那麼甚麼體制在選人方面更有把握?要注意,我是指更有把握,不是說絕對的把握。早在二○一二年,史丹福大學的著名學者福山在《外交事務》中撰文指出,對自由民主制度最大的挑戰者是中國,他不得不承認,中國的領導層在應付複雜的宏觀經濟問題時,能力遠勝美國的領導層。此言證諸於貿易戰及疫情肆虐期間的中美兩國境況,更可見並無虛言。
那麼中國的制度為何可篩選出有能之士直達天庭?對中國政治制度較準確的名稱我認為是「按才賦權」(Meutoracy)。在中國的幹部制度中,能力的考核是一種極重要的因素。有些人也許可以憑出身及關係得到一定的位置,但若要進入重要的領導層,若沒有打過木人巷,缺乏基層、地區、省級及中央的政績表現,卻絕難做到,當中的考核及升遷制度非常值得研究。
此種制度有着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並非可以輕易輸出的模式,中國也毫不熱衷要輸出所謂的「中國模式」。在歷史上,早在春秋戰國期間,有才謀士,便為各國爭相禮遇的食客,在秦相李斯的千古鴻文《諫逐客書》中,我們便看到秦王不惜壓制宗親的利益,也要吸納有才之士到秦國去。
中國也是發明考試制度的國家,在宋明清三代,科舉制度已相當成熟,先師柯睿格(Edward Kracke)在一九四七年有篇劃時代的大作,他分析過兩份宋代現存的進士名單後,發現相當部份的進士都是平民出身。另一位先師何炳棣,在其傳世巨著《明清社會史論》中分析過一萬四五千名明清進士及二萬多名舉人及貢生的家世後,也發現明朝的進士百分之五十是平民,清代則是百分之三十七點二(科大舊同事徐泓是本書中譯本作者,其序文很值得一讀)。此種基於才能的社會流動性,是西方社會所無。在當代,中國高考制度更是把科舉發揚光大。現在每年有千餘萬人參加高考,考生若分數不達標,進入名校是妄想。擇優選能的傳統在中國深入民間,外國很難學。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1年1月29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