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第一健筆少不更事? --林行止談論港獨言論
香江第一健筆少不更事? --林行止談論港獨言論

本文作者為中策組顧問王卓祺

有譽為香江第一健筆的林行止日前(1月13日)在《信報》專欄論及「批評港獨言論」者,「其真正目的無非藉此引起北京『高度關注』,進而可以名正言順多方面箝制香港」;他繼而直言:「比如為防範事態惡化,當局在必要時會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連解放軍於是可以名正言順地開進市區」云云。即是說,林先生認為「憑一些膚淺言文解讀」把「港獨」與本土意識抬頭掛着的人,是有一個煽動北京中央政府的陰謀。依此推論,2015年《施政報告》批評港大學生會官方刊物《學苑》提出「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的港獨言論亦是另有目的。

前些時候,筆者找來一份《學苑》專輯《香港民族命運自決》一看,心裏忐忑不安。想着,為什麼部分年輕人有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少不更事,主要是閱世未深,身為成年人對他們要包容,要有耐性,但這並不表示不應「是其是、非其非」,反而提出陰謀論,把一些「愛之深、責之切」的評論貶為另有目的的陰謀。

北京當局不可能被誤導

筆者年前開始閱讀有關民主的西方理論及經驗,最令我驚訝的是,政治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講法:「當一般人進入政治領域,他會跌至一個較低的智力水平,他會立刻在本身真正利益範圍變得幼稚。」以有香江第一健筆之稱的林行止先生亦在評論「批評港獨言論」時,以陰謀論視之,而非照事論事,實在令人惋惜。這篇短文解釋筆者何出此言,居然斗膽提出香江第一健筆是否少不更事的問題!

北京中央政府考慮香港問題會從全局,尤其是中美及周邊外交關係出發,並非一小撮年輕人高舉龍獅旗、闖入軍營,叫囂「港獨」口號的意氣反應。例如北京當局最近便主動與日本和越南修好,以圖穩定周邊關係,創造有利中國和平發展的環境;然而,中央政府對國家主權及國家安全亦會寸步不讓,習近平的「底線論」便清楚不過。因此,為了彰顯國家主權,釣魚島附近中日軍機、中日軍艦的碰撞危機亦偶有出現。

就着近年香港出現的「港獨」言行,一些過去負責港澳事務的退休官員如周南和魯平都相繼發言。前新華社社長周南去年中接受香港報章訪問時表示,「佔領中環」說明香港內外反華力量愈來愈囂張,甚至打出要搞「顏色革命」、打出要搞香港獨立的旗號;他甚至說得清楚,香港如果發生動亂、發生損害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或者變成顛覆大陸社會主義政權的基地,中央就要干預。

前港澳辦主任魯平亦於去年狠批鼓吹「港獨」者,雖然他亦自覺對一小撮舉起龍獅旗的年輕人反應太強烈,但他仍然覺得應該反應強烈一點,因為香港走獨立是沒有出路的。魯平認為提出「港獨」只是少數人的主張,但有必要「敲敲警鐘」。

當然,大家都知道「港獨」不成氣候,年輕人和學生少不更事,就連《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亦於去年10月31日發表社評,認為「港獨」是地地道道的偽命題,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看,「港獨」都不可能成為有規模的社會運動,「港獨」只能是一個口號而已。

不過,大家不要小覷青年學生的「港獨」思潮,它要害之處是借「本土意識」還魂。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去年12 月底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要回應時代轉變,將重新檢視該黨創黨宣言和黨綱,重申香港的核心價值和民族意識。看來,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感染力真不弱呢,居然令主流政黨把「港獨」背後的「香港民族意識」與本土意識掛起來。

本土意識加速香港邊緣化危機熊彼得認為一般人進入政治會有較低智力之外,還有可能客觀上做出違反自己利益的事。香港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的「港獨」言論,其實反映了一個不對稱融合的問題—與台灣一樣,香港在漫長的融入中國大陸的過程之中,在意識形態之外,近年還加上中國崛起的強勢,兩地部分民眾產生焦慮不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台灣的大學生「太陽花學運」造就台灣與大陸《服貿協議》胎死腹中的機會,香港的情況亦不相伯仲,不少年輕人對到內地發展興趣不大,對內地同胞印象差劣。以魯平的講法,一些香港人甚至以「蝗蟲」辱罵內地人,「傷了感情,這個不好」。

大家想深一層,香港有的是什麼?香港除了地緣在中國大陸南方邊陲外,近一百五十年就是起着連接大陸與海外的橋樑;香港的生存和發展依靠大陸廣大的腹地,這是雙刃劍—大陸利用你,你便有價值;反之,香港便喪失優勢。

大家還記得1992 年鄧小平南巡,再次掀起經濟改革的大潮。為什麼鄧小平要南巡,而不是到中原省份,或者長江下游的上海呢?無他,當年廣東鄰近香港,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今天又如何呢?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其中提及優化中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重點實施三大戰略措施:「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從中央政府的戰略思維看,香港及廣東省還是要發展的,但重點政策扶持卻為今天中國大陸的中心地帶—京津及長三角地域,再以此輻射到歐洲、中亞,東南亞及南亞一帶;香港的地緣位置亦極大可能從中心變為邊緣。當然, 香港還有先行者優勢。筆者提出此論的目的是提出警號,當個「魔鬼代言人」。

最後,筆者引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其中一段作結:「大學生是社會未來棟樑,值得大家愛護。正因如此,我們對大學生和其他青年人更要『是其是、非其非』……。」(第9段)

我們成年人對大學生、年輕人深責,除了希望他們不走歪路外,還深憂香港優勢漸失。以陰謀論視之,真有點等而下之。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月16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