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中學教師穆家駿
剛過去的星期六,首批來自中國的100 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當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率領衞生部長冒着零下七度的寒風親自在機場停機坪迎接,感謝中國對塞爾維亞抗疫以來一直提供的援助和支持。回想起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整個歐洲人人自危,無人來幫助塞爾維亞,唯有我國率先於去年3 月中派出專家組,將呼吸機等抗疫物資送抵當地,並在我國專家組的協助下開始增加檢測數量、搭建方艙醫院,最終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清零」。除了塞爾維亞,最近我國也與柬埔寨、阿塞拜疆、匈牙利等國達成疫苗協議,將陸續把國產疫苗送抵各地。
在全球各地都面臨新冠疫情持續的情況下,西方媒體卻繼續不忘「挑事」,對中國科興疫苗效果大做文章,更以巴西當地測試有效率只有5成作為切入點訪問當地醫生會否接種該疫苗,然而得到醫生的回應卻不如媒體「所想」,反指科興疫苗在土耳其的有效率達9成以上,多國元首更率先接種。與此同時,挪威疫苗事故與西方媒體的態度可謂截然不同。挪威當地有23名老人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死亡,當中13人的死因在官方評估後被認為是疫苗副作用所致。要知道,挪威至今只有2萬多人接種輝瑞疫苗,當中有23人死亡,絕對是一個很大比例的醫療事故。不過這種駭人聽聞的新聞無論在西方媒體還是香港眾多親西方媒體中都沒有大肆報道,明顯在故意淡化消息,與上述巴西公布我國疫苗負面消息形成一個強烈對比。之前一位巴西參與疫苗試驗的人士死亡也馬上成為了西方媒體報道的大事,後來證實該人士的死亡與疫苗無關,其報道的後續興趣就立刻驟減了。
客觀來說,所有國家的疫苗在研發時間上都十分倉促,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理應經過更多試驗和臨床實驗才能推出市場,但面對疫情嚴重,各國都各自展開研發疫苗。我國疫苗在面對臨床檢測不足之下,科學地看待問題,依然把安全置於首位,要求優先給18 至59 歲的工作人士接種,老人並不鼓勵率先接種,畢竟疫苗的副作用對於長者的影響可能更嚴重,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抗疫工作、疫苗接種本來都應該是科學問題,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嚴峻,有更多疫苗投入抗疫是關係全人類的共同福祉,但西方媒體每每帶頭給疫苗貼上地緣政治立場的標籤,透過宣傳西方疫苗成效來打擊我國疫苗的雙重標準報道,無視全人類抗疫的迫切需要,實在是讓人「大開眼界」!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21年1月19日
原圖:新華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