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上周五,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筆者支持這項五點五億元的研究撥款,是因為香港土地開發已經刻不容緩,為了應付住屋及發展需要,特區政府必須「寸土必爭」,全方位、多角度地搵地。
必須強調,財委會今次通過的是一項研究撥款,而並非立刻啟動填海工程。我們會責成政府嚴格按照撥款文件要求,在是次研究中進行各項評估,包括財務、環境、交通等,期間亦會諮詢公眾,所以社會仍有充分時間,在取得更準確及全面的研究數據後,再作最終決定。筆者在當日會議亦明言,支持研究撥款不代表日後也必然支持整項填海工程。
東涌填海料2024可入伙
填海,一直是香港造地的重要方式。但「明日大嶼」剛推出,就被人污名化及抹黑,指計畫是為新移民而建造,財政儲備會被「一鋪清袋」等。特區政府有必要更主動、更迅速反駁,讓市民掌握準確資訊。然而,對於不少市民認為「明日大嶼」遠水救不了近火,筆者則十分認同。
香港土地問題十萬火急,但交椅洲人工島就算順利落實,單位最快也要十四年後,即二○三四年才落成入伙。對於眼見公屋輪候冊愈排愈長;劏房愈劏愈細又愈劏愈貴的基層市民,實際關心的可能是未來三至五年的公營房屋能否應付實際需求。
這個想法十分合理,我們亦一直要求特區政府急市民所急,做好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規劃。據筆者所知,當局目前靠的是兩招:其一是新發展區,東涌在一七年開始填海,預計大約五萬個單位在二○二四年開始陸續入伙、以及隨後的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元朗南、交椅洲人工島等建屋項目。其二是更積極改劃用途,以增加住宅用地。過去五年,政府收回約二十公頃土地;而未來五年,這方面的預計將大幅提升,可收回約四百公頃土地。
加快及簡化收地等程序
對於特區政府提出的造地方案,筆者是肯定的,但要留意過去政府提出類似的方案,目標正確,但在具體落實時卻出現不少問題,引起社會不滿,所以筆者要求政府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進一步加快及簡化收地、安置、平整等程序,讓更多土地更快可供建屋之用,盡快縮短公屋輪候期;第二,政府在改劃用途時,必須考慮區內交通負荷,並理順該區規劃及道路擴闊等問題,例如在規劃九龍東用地,必先處理該區交通逼爆問題;第三是除了興建公屋、滿足基層市民住屋需要外,政府有逼切需要增建居屋,並設立「居屋輪候冊」,以滿足夾心階層市民的置業需求。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0年12月9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