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兩仙一隻大老鼠
【獨家文章】兩仙一隻大老鼠

有點歲月的香港人都會記得一個已拆卸的中環著名地標「卜公碼頭」,住在港島的居民更可能會到過上環的「卜公花園」,但到底「卜公」是誰?我相信未必人人知曉。


「卜公」的名字是卜力爵士(Sir Henry Arthur Blake),他是殖民地年代英國派駐香港的第12任港督(1898年-1903年),他和第11任港督威廉.羅便臣(Sir William Robinson)在任內遇到的最頭痛事件,就是1894年香港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鼠疫。


當年的鼠疫導致2547人死亡,三分一人逃離香港,整體人口由23萬劇減至9萬,商業完全陷於癱瘓。


由於瘟疫源於上環華人貧困者聚居的太平山街,為防疫症擴散,當時港府採取強硬政策,公佈《緊急防疫條例》,動用駐港英軍及警察在太平山街附近逐家逐户拍門,強行入屋把疑似患者或者淋巴腺腫脹者捉走,送到西環對出海面一艘叫「海之家」的醫院船上隔離。


據說當時「海之家」的所謂治療其實很原始,譬如只讓病人服用12安士的白蘭地及用冰放在頭、手、腳降溫,結果,進了「海之家」的病人大多有入冇出,死亡告終。


至於疫情最嚴重的太平山街一帶,殖民地政府出動「緊急物業收回條例」,將當地華人聚居的384棟房屋全部拆毀,把7000名居民強制遷出,引起華人極度不滿。後來政府把強拆的太平山街一帶建成香港第一個公共公園,以當時港督卜力命名,是為「卜公花園」,旁邊還起了個小小的「細菌學檢驗所」,至1995年改建成今日的香港醫學博物館。


說了一大堆歷史,是要證實,古往今來,處理疫情,從來都是要用雷霆手段,慈母不得。


抗疫快一年,政府一直進退失據、優柔寡斷,既不肯仿傚今日內地有效的封城強檢政策,又不願回顧歷史看看你們最崇拜的英國人是怎樣抗疫,還不斷重蹈錯誤覆轍,難怪社會怨聲載道,民怨已沸騰到一個臨界點。 


昨天,政府又宣佈一個全城鬧爆的「中招得五千」策略,高官們如果你們肯用用腦、肯讀讀書,就知道這是極不可行的敗政。


當年鼠疫,港督卜力為了杜絕鼠患,發起滅鼠運動,他想出一條「屎橋」,就是懸賞收購老鼠。市民只要捉到老鼠,政府就會以每隻兩仙「回收」。結果,有人從外地捉來老鼠去領賞,有人在家養鼠,待到生下一大窩才去領賞……結果老鼠不但打之不盡,還把外地的病毒帶入香港,卜力始知此計不通,立即取消政策。


當然,我不相信今日有人會故意染疫去拿政府那五千元,問題是,搞這麼多蠢計劣謀,為什麼就是沒有來一次封城強檢的氣魄?狠狠封城禁足兩星期,然後以小區為單位進行強制檢測,製成大數據庫,配以健康碼,讓生活重回正軌。


有人說,封城代價很大,我反問:大得過全香港這一年的集體慢性自殺?


圖片來源: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0
好正
6
心心眼
21
好好笑
10
令人傷心
23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