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丘健和
近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公映,引起全國熱話。電影內容跨度長達四十年,呈現出中國女排為國爭光、團結協作、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優良傳統,塑造出一代又一代國人的精神面貌。
如果說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是改革開放的縮影,這個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四十年前中國剛結束文革,掀起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打開國門看世界,國人深切感受到中國與外國的巨大差距,時任中國女排主教練袁偉民更喊出了「我們的國家需要這個冠軍!」可見整個社會需要一股新的力量,凝聚人心建設國家,重建民族自信。
面對當時身體素質不如歐美球員,加上科技落後、設施器材匱乏的情況下,中國女排只能「流血不流淚、要球不要命」,靠著堅強的意志及刻苦的訓練方法,以追回與各國之間的差距。最終不辱使命,首戰世界盃決賽擊敗號稱「東洋魔女」的日本女排,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對提升民族自信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女排精神」更成為國人奮發向上的象徵。
時至今日,中國的綜合國力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也不用再靠一場比賽的勝負去支撐民族自信。面對新時代下,我們還需要「女排精神」嗎?「女排精神」不僅不會過時,而且每一代女排人都會為「女排精神」不斷豐富新的內涵。
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主教練郎平憶述,一位外國記者問她為何中國人會看重一場排球的輸贏,她坦言:「當我們的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的唯一價值。」新時代的「女排精神」當中最明顯的轉變,不再是以前的「唯冠軍論」,而是不服輸,冠軍不是比賽的唯一價值,更重視背後的努力。
「與時俱進,敢於創新」也是新時代「女排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回顧2010年代初,中國女排一度陷入低谷。當時郎平從美國回來重新執教,摒棄了過往透支身體的訓練手法,而是結合現代運動學,管理學及心理學等元素,重視球員的個人價值,讓她們發揮更大的能量,成為優秀的人。正如郎平告訴朱婷:「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此外,郎平以「大國家隊」模式建立人才庫,解決球員青黃不接問題。雖然改革初期成效不彰,更一度受到業內人士及大眾的質疑,但郎平仍然堅持方向,擇善固執,最終在2016年里約奧運重奪冠軍。
過去廿多年以來,香港依賴過去所謂「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加上社會問責文化日益盛行,對創新及變革缺乏「試錯」空間,每當政府有意推動改革,當採用新辦法成效不彰時,反對派政客首先要求官員問責下台,而不是想如何解決問題,令官場產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因循守舊作風,久而久之令香港社會缺乏創新氛圍,更多次錯失產業升級的契機。
面對深圳後來居上,加上去年黑暴肆虐,以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的發展陷入停滯時期。透過《奪冠》重溫「女排精神」,正好給香港社會一個啟示,「球可以輸,人不可輸」,只有重拾鬥志,力求創新,團結協作,找好定位,才能改變未來讓香港的發展走出生天!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