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深圳慶祝經濟特區成立40年,同時香港施政報告則宣布押後發表。不少輿論對兩個城市的一浮一沉感到欷歔,更有聲音認為香港人「唔爭氣」。
港深歷史任務 不同制度實驗
另一邊廂,也有評論認為香港應繼續「我自行我路」,對深圳之變化不以為然--兩種南轅北轍的看法,正好反映今日香港的分裂狀態。
現實是香港與深圳均不是「普通的某個中國城市」,而是各自背負着沉重任務的兩個不同實驗--簡而言之,鄧小平設立深圳特區時,主要目的是讓內地人民接觸外國事物及經營方式,概念上是讓社會主義面對資本主義;相對而言,構思一國兩制而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則旨在促使西方國家走入內地社會主義市場,刺激結構性改革--兩個城市,兩個實驗,一出一進,一體兩面。
一般人比較熟悉香港「引進」的角色,特別是土地業權改革、資本市場(股市)發展、航運碼頭發展等等,內地確實汲取了香港許多經驗。然而,深圳也同時發揮其「推手」角色,成功把中國研發的這種「經濟特區」模式輸出世界各地--例如單在尼日利亞,便有33個參考深圳模式發展的「自由貿易特區」。
意識形態之爭 中西模式對決
非洲各個經濟特區之發展程度,當然遠不及深圳。關鍵在於,非洲諸國對以中國經濟特區模式作長綫發展的信任程度,遠超於更早時期以美國為首、透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執行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總括而言就是市場主導和緊縮政府開支)。結論是,過去百年以美國霸權(hegemony)為主軸的國際秩序,隨着中國崛起,出現新一輪意識形態之爭。
可以說,在這場意識形態之爭當中,兩陣對決,深圳和香港乃「中國模式」和「西方主義」兩邊的代表--這樣才可解釋為甚麼西方社會對深圳的成就總是唱淡,而美國又同時對香港實施種種制裁、步步進逼:因為西方諸國不能就此退讓,是故要借香港對中國還以顏色。國際傳媒大肆報道受西方價值影響的香港,仍未融入中國發展模式,背後要帶出的信息,正是「西方社會必須抗拒中國」。同一主旋律,亦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自今年7月開始一再強調,並於上月中旬出訪南美、上月底訪問歐洲,以至本月初到訪亞洲時,不斷重複。
用以上較宏觀的政治經濟學框架,再看深圳和香港的「雙城故事」,則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城市怎樣發展,除了靠自身努力,更與大環境息息相關。深圳此刻的輝煌,實際上反映出中國近年不斷壯大;另一方面,香港自佔領行動至今之糾結,也折射西方社會經歷Brexit和特朗普管治時期遭遇的各式民粹困擾,包括社會撕裂、貧富懸殊、敵視移民、本土主義等等。
一旦參透以上大格局,便明白要深圳與香港真正合作,發揮協同效應達致互贏,前設是中美兩國要先達致某程度的和解,這樣香港的「引進」與深圳的「推手」始能接軌。
美選後對華政策 有調整空間
隨着11月美國大選過後,不論是拜登挑戰成功還是特朗普連任,西方對華政策始會有空間調整,當中包括考慮借中國在疫情受控下的強大生產力,來助全球經濟復甦--亦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香港才可借助「外循環」之力去融入大灣區。
否則,在不少香港人(特別年輕一代)緊隨西方社會抗拒中國發展模式的氛圍下,深港不會有任何具實質意義的融合,遑論要香港融入整個大灣區,也就是香港整體難以透過中國「內循環」帶來強勁的經濟反彈,而只能令願意接受內地發展模式的港人受惠。
推大灣區投資產品 留錢不留人
那麼在中美復和之前,香港應該如何準備?根據以上分析,既然問題的核心在於意識形態之爭,那短期而言便只能從港人的「心理層面」入手,主要兵分兩路:
對於口裏說不接受中國模式的港人,要他們「融入」大灣區便只能誘之以利。
一方面,許多人只想在未來幾年賺多一桶金,然後或許便移民;另一方面,一邊罵中共、一邊買賣內地龍頭企業股票的香港股民,亦確實大有人在--反正要走的亦留不了,只要金融業界推出各種「大灣區概念」投資產品,大力鼓勵這些人短炒,引不接受內地的港人之資金到大灣區,便可以來一招「草船借箭」,留錢不留人。
當仲裁調解中心 磨合內外循環
宏觀而言,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是全中國唯一實施「普通法」的地方。故此,對願意接受中國發展模式的香港人來說,香港未來只需要強調其「把關」的角色--讓深圳和廣州做前鋒、爭生意,但「調解糾紛」的後防要務則交由香港負責。畢竟內外循環會產生不少磨合,而外國企業亦不信任內地司法制度,若然香港定位為「仲裁調解中心」,培訓大量相關人才,則香港可以發揮其獨一無二的協調角色,讓大灣區發展更為順利。
留意以上兩大部署,只是針對全球疫情未完全消退之下的短期策略。長遠而言,若然香港社會整體仍不願意融入大灣區,深圳勢必自己創造「外循環」,直接跟目前過百個「一帶一路」國家聯繫,推銷一套以「經濟特區為基礎,再進階成灣區概念」的新發展模式--香港人自己選擇被排除在外,便只能靠舊經濟苟延殘存。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0年10月19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