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是要令人憤怒還是讓人思考
新聞是要令人憤怒還是讓人思考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隨着美國大選白熱化,社會亦變得非常兩極化──「解困新聞學網絡」於是趁機提醒記者們:與其不斷enrage(激怒)受眾,更重要是有意義地engage(吸引並留住)受眾。


太多報道的手法以攻擊政治對手為目標,太多的時事評論旨在散播仇恨。今天,幾乎所有議題也極具爭議性,所以近乎全部社會問題亦不會有答案:畢竟政府每走一步,必遭民粹圍剿,甚至連專家亦加入戰團,直至全面推倒才罷休。


解困新聞學網絡認為,既然社會持續撕裂和亂作一團是新常態,傳媒人的工作便不應繼續「簡化時事」:不能用一張相片、一張改圖、一句標題、一句口號、一個hashtag、一個meme來解說爭議性課題,惟有令敍事的論述和面向變得更為複雜(complicate the narratives),讀完新聞後的思考和討論,始能更有層次,達致的結論才會對社會整體具實質意義。


解困新聞學鼓勵記者帶動受訪者作建設性討論,而不是單純追求金句soundbites。關鍵,在於積極主動聆聽,包括以下六式:


第一,強調矛盾──許多報道傾向為記者所支持的一方隱惡揚善,刻意忽略某些前後矛盾的言論。


解困新聞學相信人人皆複雜,沒有單一框架可以形容任何一個人,而其所作所為亦往往不止單一動機。


因此,傳媒人與其一面倒敍事,不如把種種矛盾突顯。


第二,用廣角鏡──不少報道只聚焦要攻擊的政治人物說錯了什麼字詞、鬧出了什麼笑話,然後再改圖、廣傳,務求達到起哄及侮辱對手的效果。這種做法只會引來對方以相同手段還擊,結果雙方着眼點愈來愈細,甚至變成毫無意義的人身攻擊,把別人私事當成時事來評論。解困新聞學奉勸傳媒敍事不要見樹不見林,與其純粹針對對手失誤,何不放眼於真正有分歧的關鍵問題?


第三,了解動機──要避免敍事過於簡化,一個增加深度和複雜性的報道手法是探討各方動機。留意:重點是必須透過採訪,由受訪者親述事情對自己本身為何如此重要,以及跟其人身經歷有哪些關連。真正關心某件事情、某項政策的人,一般會嘗試說服對方,探討對方有沒有什麼誤解。未釐清這些重點,便在報道猜度別人動機,則多數淪為陰謀論。


第四,回帶播放──很多受訪者認定記者皆有預設立場,故回應口徑極緊,難有深入討論。


想深入探討、複雜敍事,解困新聞學提出looping這種手法:意思是記者把自己認為屬於事件的關鍵及其預設立場,先向受訪者說明,再看看對方如何回應。此法使故事可以寫得更立體之餘,亦讓記者有機會反省,嘗試找出盲點。


第五,代入對方──當記者把本身的預設立場也跟受訪者分享,隨之而來的另一招是要求被訪對象嘗試代入自己最反對(乃至憎恨)的一方,再分享他們對「敵人」有多了解,以及基於什麼理由或證據產生這些想法或觀念,然後才比較實情是否真的這樣,從而由心理層面返回現實世界敍事。


第六,澄清偏見──對政敵或對手充滿誤解和偏見,於後真相年代可謂無法避免。但解困新聞學認為,真正的答案須在掃除一切誤解和偏見後才會出現。故此有技巧地逼受訪者面對本身的矛盾和錯誤,再記錄其反應,始能評估社會整體是否具備能力解困。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9月22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