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上周六,丁新豹教授帶領國史教育中心青年組,一行十多人,前往香港歷史博物館,觀賞「香港故事」常設展,筆者有幸隨隊,聽前館長丁教授專業精闢的講解,入目進耳,歷史「舊」知識,總換來新思考。常設展是每所博物館心眼所在,靈魂的承託。歷史不已而,「香港故事」從四億年前的自然生態環境、地貌、動植物變遷說起,一直到九七回歸為止。八個展區設計是用心用力打造,都有精采獨到之處。如何在館內豎立十八米高的樹林,從而介紹六千多年前的動植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相互關係?巨大的岩石,要實地倒模,工程繁複,箇中勞累不為外人道,但看館內的岩石巨柱,幾可亂真,是價值連城。
歷史穿梭,再走到近代香港,整部兩層高的懷舊實體電車,如何先入車,再加蓋頂建築,說易行難。「鴉片侵略戰爭前,來華客死澳門的英國代表律勞卑紀念石柱,日佔時期,高掛在當時滙豐銀行門前的『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的木製牌匾,這是館內的獨家珍藏,來之有點偶然卻又是得之不易……」丁教授細說香港故事。
館內既有《南京條約》的複製稿,亦有中英談判、聯合草簽,以至整個回歸的過程全記錄。林則徐的罕見書法真迹放在館內,附有道光皇帝硃批的奏摺,林則徐虎門銷煙,皇帝說是大快人心,高度稱讚銷煙的行為;但當英艦巨炮破城,清廷要簽屈辱的《南京條約》,林就被道光痛罵,流放新疆。從來伴君如伴虎,但愛國愛民的林則徐,仍遺留「為官避事平生恥」的脊梁名句,明知政治險,偏向政治求,民眾幸福、民族尊嚴常在心頭,劍及履及,鴉片是病民害國之物,當然要銷。這是國之大臣為官要守的大道。歷史故事,繪影繪聲見人面,蘊含豐富情義,掉頭不顧情義,只知鞏固、追求當下權力與名利,不管當下如何「成功」,到頭來總是萬事空,道光皇帝與林則徐的分野明顯。
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經已二十多年了,正面對回顧與再次創新之年,十月十九日起將閉館一段頗長時間,藉以進行具實質意義的大裝修。閉館距今不足一個月,師生們應趕緊前赴歷史博物館,用亮晶晶的心眼,再看要暫別的「香港故事」,留個念想。時代巨輪向前,歷史顧後,怕的是新貌不勝舊顏。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0年9月22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
梁特頭號粉絲
4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