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雷鼎鳴
美國傳奇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 d)的新書《憤怒》(Rage)未出版前已廣泛流傳,震動美國政壇。這本書根據與特朗普的十多次錄音訪問及多位內閣要員的訪問而寫,其結論是特朗普有關疫情的言論基本上都是假的,特朗普本人也承認此點。有錄音為鐵證,特朗普是一名大話精這罪名也坐實了,伍德沃德於是認定特朗普完全不配當總統。
這些本也不是甚麼秘密,本欄的讀者應早知道我也有相同的判斷,但有兩點疑惑:第一,特朗普應明白在此記者的錄音機前吐真言,會重挫他的形象,他為何肯做此蠢事?不要告訴我他天生誠實,因為有記錄以來,美國公眾已找到他說過二萬多次謊言;第二,伍德沃德為何在大選前出這書?時機上當然對此書的銷情有利,但伍氏是上了神枱的記者,選此時機會害了給予他訪問機會的特朗普,伍氏在道義上難免會被認為有虧損。
此書有一並不引入注意的細節,但我卻認為它有助了解當前的中美關係。書中有段關於前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二○一七年十月至二○一九年一月在任)的描述很耐人尋味。在二○一七年金正恩屢有發射飛彈期間,原來美國官方商層大為緊張,整個情報機構無法判斷北韓是在虛張聲勢還是來真的,馬蒂斯深恐美韓正於核戰邊緣,大受壓力,晚上也要和衣而睡,還多次跑去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祈禱。
馬蒂斯是國防部長,他所掌握的軍事情報當然比我們豐富得多,他在怕甚麼?以美國的軍力,若要夷平北韓,在政治上雖說不過去,但軍事上卻是易如反掌,所以他擔心的核戰,不會是由美方自己主動的第一擊,而只可能是北韓的先發制人,射些核彈到美國去。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北韓是否真有實力威懾美國,大家都是不大相信,就算北韓有能力發射出少量核導彈,美國應也有能力一早在太平洋便攔截到。既然如此,馬蒂斯還怕甚麼?細想一下,他只可能是對美國的防禦能力也不是太有把握。美國稱霸大半個世紀,只有她去侵略別人,那曾害怕過別人殺上門來而自己擋不住?現在的美國身驕肉貴,竟怕有人來碰瓷?
中國的進攻及防衞能力自非北韓可比,美國發動冷戰,優而為之,但她敢與中國熱戰嗎?特朗普上台雖到處撩事鬥非,但他與前任不同,從未發動過一場熱戰,他的考慮似是不願付出費用。若真的有熱戰,地點不外三處,一是香港,二是南海,三是台灣。香港有八萬多美國公民作「人質」,美國對港襲擊機會偏低,至於南海還是台灣,那個機會較大,人言人殊,但台灣多了一個因素,便是中國也可能主動出擊,收復台灣,統一中國。若有此一天,美國會如何反應?
今月初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與他的合作者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了一篇文章,力陳美國應放棄過去行之四十多年的對華戰略性含糊政策,亦即故意不說清楚一旦內地與台灣開戰,美國會做些甚麼,此舉可使北京與台北都因不明前景而大家都不動。但目前中國軍力大升,哈斯認為美國就算積極支持台灣,甚至參戰,也殊無把握可擊退解放軍(據云中美雙方都曾沙盤推演過多次此種戰局,每一次都是中國勝利。當然,這只是狹義的指台海戰役而不是其他的競爭),因此哈斯建議美國不再搞含糊政策,而是要明確支持台灣,表明美國會介入,但介入的方法卻不是打仗,而是經濟科技等的制裁。哈斯等認為中國共產黨管治的合法性是在中國經濟的高增長,中國一旦受制裁,經濟便會倒退,共產黨便會完蛋,所以制裁威懾力巨大,中國不敢動。
我很懷疑美國政府會接受這種觀點,但它的出現,正反映美國政府的無可奈何。關鍵是中國的軍事資源很大部份用在如何處理台海戰爭並取得地區性優勢之上,以至美國也認為自己在此戰場上打不過中國。過去,不論香港、台灣或美國,都有人不斷貶低中國的軍力,這對中國是絕妙的好事,誰會希望自己的軍事力量被人摸清?香港的黃絲也有此傾向,他們是在曲線助中國一臂之力了。經過多年發展後,中國軍力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美國也不由不改變策略。
但改為制裁有用嗎?中國一旦收回台灣,其領導人的地位必會如日中天,甚至超越當年的毛澤東,怎會倒台?毛澤東時期的中國一窮二白,政權一樣固若金湯,何況今天?中國的經濟結構早已踏上一個不大需要外需而仍能好好過活的新階段,制裁雖也能損害中國利益,但對外國影響更大,以前我也曾多次論述,不贅!只提一事,近日美國西岸山林大火,烏煙瘴氣,其中一原因,竟是美國去年禁些聯邦政府購買內地的無人飛機,大大掣肘了防火工作。中美經濟脫鈎的影響,廣泛度及深度都遠超美國政客所想像。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9月18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