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談到2020年度的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全球智慧城市排名,在全球174個城市中,香港排第十名,亞太地區則排第三;而亞太區首五名還包括日本東京(全球第4)、新加坡(9)、南韓首爾(19)和台北(27)。
除了香港以外,這4個地方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非常積極地向外推銷智慧城市。
聯合國指2050年全球68%人口都會在城巿生活,令都市擠擁。人們湧入是因為城巿機會更多,顧問公司麥肯錫便指2025年600個城市會佔全球GDP六成增長。要解決房屋治安就業等難題,發展智慧城市成為全球共識。由於這個工程浩大,不同的研究報告都預期智慧城市的商機驚人,例如CB Insights和Frost & Sullivan分別預測到2025年,它的全球價值為1.4萬億到1.56萬億美元不等。
其中需求甚殷的大都是新興發展國家,東盟諸國是其中代表。
全世界都因為新冠肺炎而五癆七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6月預期,東盟五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經濟明年會急速回升6.2%,人口大國印度也會反彈強勁(6%),遠超先進國家的4.8%。
近年這些國家經濟增長驕人,例如越南製造業急速冒起,但該國基建,包括供水設施、垃圾收集處理、街道照明、交通系統、教育、醫療保健、街道規劃等跟不上經濟發展,因此亟待改進。當地政府近年制定一系列發展智慧城市的國策,例如2018年8月由總理頒布的首份文件,到去年5月推出的第829/QD-BTTTT號參考文件,為如何建構與規劃智慧城市、相關投資計劃,以及資訊科技架構基建等訂定準則;並由幾個城市推動,包括胡志明市、河內、峴港、海防等。
不過,今天越南仍在起步階段。參考IESE排名,唯一上榜的胡志明市僅排127,在人力資源(156)、管治(158)、經濟(142)、科技(125)等都需急起直追。
其他東盟國家和越南的情況相似,印度也不例外(印度有4個城市上榜,排名最高的是班加羅爾,名次是(146),因此造就了龐大的商機,也是新加坡、南韓、台灣、日本、美國、歐洲等積極拉攏合作的對象。例如由新加坡催生的「東盟智慧城市網絡」(ASCN),揀選了26個東盟城市試行智慧城市方案;南韓亦建立「韓國智慧城市開放網絡」(K-SCON),與東盟共享城市開發經驗和解決方案;印度為Digital India投入750億美元去建設100個智慧城市,並得到美國企業如Google、Facebook、Qualcomm等的熱烈回應。
為什麼所有先進經濟體都摩拳擦掌,唯獨香港似乎置身事外呢?我認為這關乎政府的市場定位問題。
篇幅所限,下次再談。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9月17日
原圖:政府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