踴躍參與普檢 重振經濟改善民生
踴躍參與普檢 重振經濟改善民生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已經正式開展,檢測過程暢順舒適,市民反應熱烈,也證明針對檢測的各種抹黑謠言不攻自破,普及社區檢測只是防疫的必要舉措,不應受到政治化的干擾。本港能夠開展大規模的檢測,提升防疫能力,切實保障港人健康安全,受益於中央的大力支持,再度顯示中央始終是本港最堅強、最可靠的後盾,不論是政治、經濟、民生問題,在關鍵時刻,中央都會果斷出手,協助本港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困難。廣大市民充分感受到中央愛港挺港的情意,更積極參與檢測,以利本港有效控疫,盡快恢復與內地的正常經貿、人員往來,更好地把握國家經濟回穩的機遇,為本港重振經濟、改善民生注入強大而持久的動力。

 

本港已經歷三波疫情,始終未能有效控制,尤其是第三波疫情形勢一度相當嚴峻,曾出現連續多日單日確診個案過百宗的情況,有多個不明源頭案例,令人擔心疫情有失控的危機,而本港檢測能力不足,成為有效控疫的明顯短板。在此重要關頭,中央派出支援隊支持本港檢測,讓本港有條件進行大規模檢測,得以找到隱性感染者,截斷社區傳播鏈,實現早發現、最隔離、最治療,邁出有效控疫的關鍵一步。

 

有效控疫的關鍵一步

 

眾所周知,普及社區檢測的成敗,取決於參與的檢測人數,人數越多,才有更大機會找到隱性感染者。但是,本港個別別有用心的組織和人士,總是用陰謀論看待中央支持香港的措施,總不樂見香港和內地互利互助,這些組織和人士不僅散播「檢測無用論」、不切實際,危言聳聽聲稱「檢測會造成人群聚集、交叉感染」,以及檢測的拭子會「插半個頭」,有所謂醫護組織更煽動市民杯葛檢測。防疫要靠科學,內地和外國的成功控疫經驗證明,大規模檢測是控疫的不二之法,作為專業人士可以表達不同意見,但以似是而非、誇大失實的言論誤導市民,給防疫添煩添亂,則未免有違專業操守道德。

 

令人欣慰的是,尊重科學、對市民有愛心、負責任的醫護始終是大多數。有超過6000 名醫護人員主動參與協助,為市民提供專業的檢測服務;政府顧問專家、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既參與檢測採樣更互相採樣檢測。這些防疫專家、醫護人員以實際行動證明檢測簡單可靠,讓廣大市民認識檢測的必要性,更放心積極參與檢測。到筆者執筆時,已有逾70 萬市民登記參與檢測;計劃開展第二日,有82 個檢測中心預約額滿,已有10多萬完成採樣。事實亦說明,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檢測利人利己,市民不信謠言,願意參與檢測,為防疫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當然,本港疫情未完全受控,仍需要更多市民參與檢測。梁卓偉指出,現時新型冠狀病毒即時繁殖率已跌至0.5以下,即一個確診者傳染少於0.5人,形容「疫情已到受控階段」,而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梁卓偉解釋,當社區有足夠病毒量可有即時爆發,故防疫仍有隱憂,檢測可助社區找出隱形病人。許樹昌則一再強調,全民檢測越多人參加越好。既然檢測採樣過程方便快捷,有關檢測的謠言謊言全部子虛烏有,檢測免費而優質,參與檢測是對自己和家人、對香港負責,市民應踴躍支持,未登記的應抓住機遇盡快登記。

 

重啟經濟民生擺脫困局

 

開展普及社區檢測不僅是為了有效控疫,更是本港重啟經濟民生、擺脫困局的重要一環。受疫情影響,本港經濟深度衰退,失業率高企,政府庫房承受巨大壓力,疫情的危機一日不解除,困擾本港經濟民生的難題只會越來越大,市民受苦受累越來越重。內地和澳門已經把疫情穩定下來,經濟、社會活動逐步恢復正常,就連疫情最先爆發的武漢,也擺脫疫情、重現活力,中國是全世界在疫情中恢復最快、經濟重回增長的國家。

 

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的情況下,本港作為以服務業、外向型為主的經濟體,更要做好普及社區檢測,與內地、澳門防疫同步,盡快實現三地的正常往來,為本港的旅遊、零售業帶來客源,刺激本港消費市場,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職位。2003年沙士疫後本港經濟迅速復甦,就是靠內地遊客的消費帶動。現在本港要走出經濟低谷、減輕市民生計生活的痛苦,更要積極落實普及社區檢測,把疫情控制住,為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創造必要條件。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20年9月3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
支持
6
好正
1
無意見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