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英國廣播公司體育(BBC Sports)上月公布的一個有關女性運動員的調查發現,三成女性運動員承認曾被網絡欺凌。在臉書、推特及Instagram 一共擁有超過三千三百萬名追隨者的BBC Sports,隨即宣布以下四大原則:
第一,所有帶仇恨的留言必被封鎖。
第二,最嚴重的個案會主動提交相關監管與執法機構跟進。
第三,盡力令自己的社交網絡賬戶成為友善而受人尊重的地方。
第四,繼續增加有關女性的體育報道並探討體育界內不公平的議題。
以上原則彰顯了公營廣播的社會責任,包括在仇恨言論與表達自由之間取得平衡,並適時通知監管與執法機關。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意識到必須把同一套專業標準放進網絡世界,不能說句「社交網絡留言就是那麼過分」便不了了之。
傳媒生態恐更敗壞
事實上,傳媒對如何管理其社交網絡留言,應當多加留神和用心。一篇由丹麥與美國三名政治學者合著的學術文章指出,網絡世界正湧現一種「虛無主義」(nihilism),勢將令傳媒生態整體進一步敗壞。
這項研究分別訪問了1336名丹麥的受眾和5157名美國的受眾,問卷要求受訪者回應自己是否同意一系列具虛無主義色彩的語句,例如:「看到外國出現天災讓我興奮」;「當提起政治或社會架構時,我忍不住就想讓一切燒毀好了」;「沒有事情發生教人納悶,我需要周遭出現混亂」等等。
學者發現,同意以上句子的比率相對甚高,有大約四成。研究亦發現,同意這些句子的人雖然未至於反社會人格,但有不少相同的觀念和看法,包括喜歡階級制度、認同社會應該不公平,而自己及所屬的群組亦應該高人一等──這類人最大不滿以至憤怒,往往是自己不在制度的頂層,更感到其社會地位慢慢下滑 。
找出仇恨言論源起
據專家分析,這類自以為被邊緣化的族群,並非以散播謠言發洩,而是真心相信混沌會為自己帶來優勢,讓他們有機會突破現行制度,所以才極度認真地在社交網絡散播具攻擊性的政治訛傳。對這夥人而言,只要能顛覆現狀、達致攬炒,網絡訊息本身的真假並無意義。學者警告,目前世界各地所有fact-check工作,對處理這類「虛無主義網絡攻擊」,根本就不會起任何作用。
如何解困?防守性答案可參考BBC Sports,即盡力不讓假新聞和仇恨言論入侵版面。主動出擊方面,學者提醒傳媒應避免跟錯誤訊息糾纏,因為不斷澄清和辯論只會製造更大混亂,那樣反而正中這些虛無主義者之下懷。較有效的手段,是找出謠傳和仇恨言論的起點在哪裏,再嘗試偵查並繼而報道這類人的真正身份和居心。
換言之,下次遇上那些隱藏身份的戶口留言惡意攻擊,專家建議是索性不理,讓虛無歸虛無好了。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8月31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