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訪港,在香港公開大學的講座中,有人問及他的童年,他講述了以下的故事:小時候,為了表現勇敢,他會在極冷的天氣下跳進冰冷的河裏游泳,爬上來的時候,全身凍得發抖、嘴唇發紫,但仍要裝出一副坦然的樣子。
他甚至會與小夥伴比賽,看誰能把剛從爐裏拿出來的灼熱鐵棍,放上自己的肚皮。當時為了逞強,他會做出這種事,事後自然意識到這樣愚蠢,只是滿足一時的虛榮心和同齡人的喝采,回家卻受到父母最嚴厲的責罰;肚皮燙傷,令本已貧窮的家庭帶來經濟的負擔,更令父母精神大為擔憂。年少的無畏大膽,多年後反省為「勇敢而不負責任」;而今天這位世界知名的作家,其飽含寓意的作品,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人性人心。
把目光轉向今天走在抗爭最前線的年輕人,對於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抱負和想像,而年少輕狂的激情和勇毅,應與當年的莫言不遑多讓。不過,真正的勇士,固然不在於寒天跳進水裏與低溫搏鬥,亦不是以肚皮抗衡高溫,而是敢於質問佔中發起人為何他們倡導的愛與和平會由暴力取代?敢於反思為何爭取民主須要拋棄香港個多世紀以來艱苦經營的法治精神?為何要剝奪百萬計市民謀生和交通的自由?
民主的要義包括以大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並且要包容異見,所以真勇士要敢於回應八成半市民要求退場的呼喚,而遇上異見者遭到「鳩嗚」無理滋擾時,更須挺身而出,阻止惡行。
年輕人的勇氣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作鋪墊,不能單以同輩的潮流思維作導航,不應以偏頗的傳媒報道作明燈;用理智支撐激情,才能避免變成衝進瓷器店的蠻牛。
寫於清場前,持續兩個多月的佔領運動終於有望落幕。佔領區熙熙攘攘的七十多天,讓整個香港也共同經歷了心情的跌宕起伏,支持也好,反對也罷,社會的的確確是撕裂了,失去的遠不止於經濟上的數字,港人對法治的珍惜和對暴力的厭惡是毫不含糊的。年輕人本進取精神,追逐民主,在前衝的同時,也不妨回望自己留下的腳印。經歷了今次「燙傷」,相信更多人會意識到,所期盼的是個怎樣的香港。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2014年12月12日
原圖:speakou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