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21日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再次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段說話,開始引起國內外的輿論關注。
在「十四.五」規劃將扮演主導思想
這種「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新的表述,印象中在今年兩會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並沒有這樣的介紹。據悉最早提出「雙循環」是在5月14日的高層會議;在兩會期間,習主席在會見政協經濟界別委員發表講話中,就有提到「內循環為主」的問題;直至6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作了書面發言,就再一次提到「內循環為主」的問題,但一直到7月下旬習近平再一次強調這套「內外雙循環」的說法,外界就察覺到這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調,尤其是在「十四.五」規劃中,將會扮演主導思想的角色。
中國是全球化進程中的最大獲益者的說法,大概已經是一個舉世共識,我們不必再深入討論,這令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一路順風、事半功倍。但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在政治上遏止中國冒起,取代了經濟上全球分工融合為首要戰略目標時,那就不是中國願不願意分工融合的問題,而是中國如何應對西方國家挑戰的問題。
中國對自己長遠發展的策略,一直是有仔細研究,早在2004年,國家就提出「和諧社會」這個概念,這概念貫徹了之後的「十一.五」規劃。簡而言之,就是對過去25年開放式、追求出口主導的發展模式作了深入的反省。個人當年參加「發改委」的一個內部座談會時,其中一名官員很坦率地表示,中國這種出口主導的方向不可能持續。對外把其他倚賴出口的國家壓得透不過氣來,這會造成國際上的敵視;而對內造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亦是不能持續。所謂「和諧社會」,對外要緩和國際上的張力,對內要尊重生態,愛護自然,而擴大內需就是應運而生的策略。
跟「擴大內需」有異 戰略思維更精密
但今次提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論述,不能說和之前提出的擴大內需策略並無關係,但基本上在層次上、範圍上都有所不同,在戰略思維上就更是完整和精密。之前提出的擴大內需,是國家意識到長遠發展上將會遇上困難障礙,而作出一些相應性的行動,如不及時調整,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但當前的困局,是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封殺,那就不是代價遲早、高低的問題,而是能否走下去的問題。
今次提出的表述,在文字上應該是經過仔細推敲的。因為在政治上,中國不希望予人「閉關鎖國」的印象,反之,中國在所有場合,都繼續強調全球合作、擁抱開放的大原則。所以面對當下西方國家的針對和施壓,中國的回應是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但並不放棄全球市場開放和合作,那就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個新發展格局。這不止是說給國際社會聽的公關辭令,說到底,全球市場切割,各有各做的保護主義對所有國家的國民都不利。相對細小的市場就根本無法長久地耗下去,所以早晚也會重回正軌,尋求市場開放和合作。美國的政治施壓只能有效一時,而不能長時間逆行倒施。雙循環互相促進的講法,就是為其他國家打開大門,合作,中國永遠歡迎!
但從國際的現實政治出發,美國的遏制,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所以雙循環的提出,是從中長期的、打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考慮。而過往已提出的擴大內需,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當下提出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這個循環的含義,就遠比「需求」來得精準和豐富。循環,起碼有環節完備、運行通暢無阻的含義,由此推論,一些過去國內不具備的關鍵技術,例如芯片,必須盡快補足;每年出國旅行的服務貿易逆差超過2000億美元,在當下的疫情和大環境下,促進高端消費回流,將是一發展的重點;中國的能源需求也過度倚賴進口,在保障國內大循環的安全度,看來也會有所調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提出,往後必然有整套結構性的策略和措施出台。
未來10年香港角色 相信不會一成不變
香港的角色和定位,在過去100多年,都是隨着中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作出調整和適應。就以最近10年為例,香港協助國內企業走出去取得亮麗成績,但在未來10年,相信不會一成不變。香港如何順應這個「國內大循環為主」的主調,將會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去年個人曾參與一個協助「寧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項目,其中頗多經驗都可以借鑑於香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提倡之中,下周在本欄將作深入的介紹和分析。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20年8月6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